出《灵枢·胀论》。指胃胀、大肠胀、小肠胀、胆胀、膀胱胀、三焦胀。详各该条。
艾条灸之一种。将艾条悬于穴上施灸的方法。又分为温和灸、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。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温热潮红为度。详温和灸、雀啄灸、回旋灸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。又称酒积泄、酒积五更泄泻。详各条。
即阳明府病。见《医学心悟》。详阳明府病条。
脚气病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。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阳胆经而成的脚气。症见口苦,善太息,胁痛,面垢,肌肤不泽,头额、目锐眥痛,缺盆并腋下马刀肿,自汗,振寒,发热,胸中、胁、肋、髀、膝外至胻绝骨外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前吞酸。详该条。
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。为米皮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葛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