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全身发热的症象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身热。”亦有阳气虚衰而见身热者。《素问·刺志论》:“气虚身热,此谓反也。”详发热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黄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乌桕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水红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广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。
《医宗说约》卷五方。轻粉三钱,冰片五分。为细末,用猪脊髓调匀摊贴患处,同服十全大补汤。治疮久不收口,元气虚极者。
病证名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若因邪郁痰壅,肺痿狐惑等症,则其声哑嗄。”即瘖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痢疾之属虚寒而兼有积滞者。《保命集·泻论》:“治寒积痢,男子、小儿、妇人皆不同。赤白或清痢如水,不后重者,寒也。经云:‘澄沏清冷,皆属于寒。’此为虚寒中有积也。宜附子、巴豆之类下之,见利则愈,空
见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三。即五香连翘汤第二方,见五香连翘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