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苇茎汤,见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BL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鼻冲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.5寸,再旁开1.5寸处;或于神庭与头维两穴连线的内1/3与中1/3的交点处取穴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另说在前
指第六颈椎以上的椎骨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一在项后中复骨下。”张景岳注:“即大椎上骨节空也。复,当作伏。盖项骨三节不甚显,故云伏骨下也。”
丛书名。清·唐宗海撰。刊于1892年。包括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、《金匮要略浅注补正》、《伤寒论浅注补正》、《血证论》、《本草问答》。这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著。
出《兰台轨范》。即棉花子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金雀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满江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红花汤,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蓬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