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色油丹

猜你喜欢

  • 肾亏

    即肾虚。详该条。

  • 山角骨伤

    病名。即颞骨部损伤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:“凡有跌打损伤……瘀血凝聚疼痛,或昏迷目闭,身软而不能起,声气短少,语言不出,心中忙乱,睡卧喘促,饮食少进。”治疗详见脑骨伤条。

  • 红尖白根舌

    舌根有白苔,舌尖淡红。为表证之候。若恶寒,身热,头痛者宜发汗解表。亦可见于太阳府证,其症头痛发热,烦渴饮水,水入即吐,小便不利,宜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一号扫风丸

    经验方。见《中医外科临床手册》。大枫子1750克,薏苡仁、荆芥各250克,苦参、白蒺藜、小胡麻、苍耳子、防风125克,白花蛇30克,苍术、白附子、当归、桂枝、秦艽、白芷、草乌、威灵仙、川芎、钩藤、何首

  • 脉诀

    脉学著作。①宋·崔嘉彦撰。又名《崔氏脉诀》、《崔真人脉诀》、《紫虚脉诀》。1卷。撰年不详。作者鉴于脉理难明,“非言可传,非图可状”,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,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,便于初学者习诵。

  • 杨敬斋针灸全书

    2卷。又名《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》。原题陈言撰(实系托名著作)。刊于1591年。本书内容与徐凤《针灸大全》基本相同,仅各节的编排次序互有先后,根据本书原刊在文字校勘上颇多错讹来看,似较徐书晚出。

  • 惊骇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。亦称惊。《医学心悟·惊悸恐》:“惊者,惊骇也。”《慎斋遗书·惊骇》:“惊骇之证,乃心肾不交之故也。”参见惊、喜惊条。

  • 胃虚热

    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胃气虚热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火丹草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狗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铁烛台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