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下关

下关

经穴名。代号ST7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少阳之会。位于面部,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,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。闭口取穴。布有面神经颧支及耳颞神经分支。并有面横动、静脉通过,最深层为上颌动、静脉。主治牙痛牙关紧闭,耳鸣耳聋;以及面神经麻痹,三叉神经痛,下颌关节炎,腮腺炎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条灸3~5分钟(图12)。②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命关。详该条。

图12

猜你喜欢

  • 余小亭

    【介绍】:见余午亭条。

  • 黄金卵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足蹬法

    即足牮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盘肠献花

    即盘肠生。《杜氏女科辑要》:“临产子肠先出,产后肠不收,名曰盘肠献花。”详盘肠生条。

  • 黄姜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姜黄,详该条。

  • 李崇庆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《燕台集》5卷,已佚。

  • 天衢

    见天冲条。

  • 八物定志汤

    《医垒元戎》方。人参一两半,菖蒲、远志(去心)、茯神(去心)、茯苓各一两,朱砂一钱,白术、麦门冬(去心)各五钱,牛黄二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,每服三十丸,米汤送下。治心虚痰热,心烦惊

  • 小儿盗汗

    病证名。《幼科类萃》:“盗汗者,谓睡而汗出也。”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肌肉虚而睡中汗出也,用止汗散。”《幼科发挥》:“盗汗者,梦中自出,醒则干也,其病在肾,宜当归六黄汤加止汗散主之。”《婴童百问》:“小

  • 产后心包络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。因素有宿寒,产后太虚,寒搏于血,血凝不行,上冲心之络脉所致。症见心胸闷痛,甚至胸痛彻背。治宜散寒以温通。方用大岩蜜汤。参见产后心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