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香膏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爪龙草

    见《医学正传》。为乌蔹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竭内消丸

    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内消退管丸,见该条。

  • 奶疳

    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脾疳,详该条。

  • 水旋复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马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精露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。见该条。

  • 目瞑

    证名。指眼睛闭着不想睁开的症象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其病眩掉目瞑。”多由精气不足,或邪热内盛所致,可见于热病心烦、眩晕等病证。亦可见于病危之时,《难经·二十四难》:“三阴气俱绝者,则目眩转目瞑,

  • 火郁发之

    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王冰注:“火郁发之,谓汗令疏散也。”火郁,指热邪郁而内伏;发,发泄、发散。如温热邪至气分,症见身热、心烦,口渴无汗,舌苔粗黄,须辛凉透达,使病人微汗,则气分热邪可以

  • 体气

    ①病名。为局部汗液带有特异臭味的一种病证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又名体臭。多由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。本病多发于腋下,其它如乳晕、脐窝、外阴、肛周等处亦可发生。患处皮肤分泌带有异臭的汗液,夏季较重。治疗:用

  • 大病后虚汗

    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。参病后多汗条。

  • 吐绿水

    证名。见《寓意草·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》。患者不食,先吐清水,后吐绿水,进而吐黑水、吐臭水,系胃气欲绝所致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呕吐大痛,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。”先用理中汤,后用旋复花煎汤调服代赭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