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浊阴出下窍。”
见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为野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即牙痛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铁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间接灸。见该条。
证候名。即脾虚寒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关上脉阴虚者,足太阴经也。病苦泄注,腹满气逆,霍乱,呕吐,黄瘅心烦,不得卧,肠鸣,名曰脾虚冷也。”参见脾虚寒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履贯欠详。撰《瘅疟备急方》1卷,佚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五方。如意金黄散一两,樟脑末三钱。和匀,用生石灰块三至四斤,清水泡开,水高出石灰二、三指,露一宿,将石灰面上浮起油水结如云片者,轻轻带水倒入碗内,凡水一碗,对香油一碗,
《疡医大全》卷七引岐天师方。人参、三七、儿茶(水飞,去砂)、五倍子各一两,血竭五钱,滕黄、乳香(去油)各三钱,轻粉、冰片各一钱,川贝母二钱。为细末,阳疮每用二钱,阴疮每用五钱,掺于患处。治痈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