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蒋仪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养生著述。2卷。又名《寿世编》。清·尤乘辑。刊于1667年。本书重点辑录前人养生保健内容,末附《病后调理服食法》一卷。
【介绍】:见陈自明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又名杉子、杉塔。为杉科植物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(Lamb.)Hook.的球果。辛,微温。①治慢性气管炎,疝气,乳痈。煎服:30~90克。②研末调搽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实则挺长,虚则暴痒。”
指处女膜。出《洞玄子》。
病证名。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。《类证治裁》卷六:“蛔动脘痛,必有休止,安蛔丸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五:“因蛔作痛,痛有休止,令人吐蛔;蛔动故也。用川椒、乌梅、黄连、槟榔煎服。”参见虫痛条。本证可见
《原机启微》卷下方。黄连(童便浸一宿)一两,铅丹三两,当归二钱,麝香、乳香各五分,乌贼骨、轻粉、硇砂、白丁香各一钱,冰片少许,炉甘石(用黄连一两放水中,烧炉甘石通红,淬七次)六两。为末,先用白蜜七两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