猜你喜欢
- 郑闻
郑闻(?一1174年)南宋大臣。字仲益,华亭人。绍兴二十一年(1151年)进士,历任吏部员外郎、中书舍人、礼部侍郎、刑部侍郎、权刑部尚书兼侍读。乾道九年(1173年)正月迁端明殿学士,签书枢密院事,十月除参知政事。次年三月罢,以资政殿大学士宣抚四川,七月又除参知政事,十月卒,谥正献。
- 宗懔
(约500—约563)北周人,原籍南阳涅阳,八世后,子孙移居江陵,字元懔。少聪敏好学,乡里号为“童子学士”。梁武帝普通中,为湘东王萧绎兼记室,转刑狱,仍掌书记。历临汝、建成、广晋等令。萧绎镇荆州,为别驾。及萧绎(元帝)即位,以为尚书郎,封信安县侯。累迁吏部尚书。元帝承圣三年,江陵没,入北周。孝闵帝拜为车骑大将军、仪同三司。明帝即位,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书。有《荆楚岁时记》及文集。
- 萧衍
梁高祖武皇帝萧衍(464年-549年),字叔达,小字练儿。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(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)人。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。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,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。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,封临湘县侯,官至丹阳尹知事,母张尚柔。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,南齐中兴二年(502年),齐和帝被迫“禅位”于萧衍,南梁建立。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,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。在位颇有政绩,在位晚年爆发“侯景之乱”,都城陷落,被侯景囚禁,死于台城,享年八十六岁,葬于修陵,谥为武帝,庙号高祖。
- 雅琥
琥字正卿,可温人。尝家於衡鄂,登天历第。初名雅古,文宗御笔改为雅琥,授奎章阁参书。至元间,行中书,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。比上其名,中书正奏授高邮。时广西多寇盗,而琥母老,即移家归武昌待次。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,朝士因各为歌诗以美其行,傅广文与砺有句云:“忽闻除书双及门,老亲白发生颜色。”後历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。
王偁一作王称,字季平,南宋眉州(今四川眉山)人。庆元年间(1195—1200)为吏部郎中,后任承政郎、龙州知州,最后官至直秘阁。致力于史学,搜罗北宋九朝事略,撰成史书《东都事略》130卷。另著有史书《西夏事略》。
倪南杰南杰字君立,上饶人。咸淳间,秋贡与选。至元间,省差徽州路学正,官未满归。
陆贻典陆贻典(1617-1686)明末藏书家、虞山诗派遗民诗人。一名陆典,早年名陆行,又名陆芳原,字敕先,自号觌庵。江苏常熟人。明诸生。年少时,即笃志于坟典,学问极有根底。弱冠后与里中诗人吟咏结社,刻《虞山诗约》,入钱谦益门下。博学工诗。其论诗谓法与情不可缺一。又工书法,尤长汉隶。精校审、富于藏书,多善本。收藏校雠图书,精力于诗,显示虞山诗派中坚的风貌。
张所学张所学,阳春人。明神宗万历间贡生,官连平州学正。事见清康熙《阳春县志》卷八。
刘光谦唐相刘光谦,生于公元682年,精通尚书、春秋,唐玄宗开元六年戊午进士及第(即公元718年),李隆基皇帝赠左正朝奉大夫赐鱼符袋;后拜兵部左侍郎、起居舍人、兵部尚书,位列亚卿、宰相,新旧唐书立传。与李白、杜甫、张果老同时人,开元二十六年学士院设立后为翰林学士之首,统领集贤院智囊团,深得玄宗器重,自署《幕阜八景》,主编合著有《御刊定礼记月令》等。德宗元年(公元780年)间,公无疾圆寂成仙,享寿98岁,按升仙故礼规安养于长庆寺东侧塔山风水宝地,称之“仙人坟”。
周钟瑄周钟瑄,字宣子,贵筑人。康熙丙子举人,由知县历官荆州知府。有《歇云斋》、《松亭》诸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