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诗词古文>姚勉生平

姚勉生平介绍

姚勉(1216~1262),乳名二郎,学名冲,因避讳改名勉,字述之、成一,号蜚卿、飞卿,古天德乡(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)灵源村人。宋嘉定9年(1216)生,初生时,曾被弃之山野雪地,故其成年后自号“雪坡”以志不忘。>>查看姚勉的诗词古文

性格品行

  姚勉为人正直,刚正不阿。宝祐4年(1256),奸相丁大全委派其同党袁玠为九江制置副使,造成江防危机,朝野上下怨声鼎沸,太学生陈宗等伏阙上书进行揭露、抨击,遭到丁大全及其同党打击陷害。姚勉时任秘书省正字,官阶并不高,但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,挺身而出上书弹劾丁大全、袁玠等,指控丁大全等“朋奸罔上”,规劝宋理宗予以严究以伸国法,整个朝野为之震动,然而姚勉也因之被罢官。开庆元年(1259),丁大全终于下台,吴潜入相,姚勉召为校书郎兼沂靖王府教授,太子舍人,时逢忽必烈攻鄂州,奸臣贾似道派心腹入元营求和并称臣纳贡,后又加官右丞相。于是姚勉借与太子讲《周易》之机,针砭贾似道,遭贾似道罢黜。姚勉在其为官任上,两次斗奸相,也两次被罢官,然而其忠耿却受到朝野称赞。方逢辰称他“磊落有奇节”,文及翁称其“愤世嫉邪,排奸指佞,磊磊落落”、“生而存,不随死而止”。

  姚勉在吴潜病逝后,杜绝了仕途之心,从此闭门读书,为后人留下了《雪坡文集》这份宝贵文化遗产。

人物评价

  姚勉的诗作文辞典雅,韵律优美,富于很强的人民性;其文则以风格古朴、文辞犀利、论理透彻见长。方逢辰曾赞其文“如长江大河,一泻千里”,并将其与高安的胡仲云、刘元高、和新昌的黄梦元称为“锦江四俊”,姚勉与汉之梅福、晋之陶渊明并称宜丰三大先贤,并建“三贤祠”祀之。姚勉具有很高的政治见解,初次与宋理宗廷对时,“言朝政纲领,惟在用人、听言,兼及守帅数易之弊。群小闻者侧目。”(见胡思敬《盐乘》);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对其文评价道:“观其所上封事、奏札以及廷对诸篇,论时政之谬、辨宰相之奸,皆侃侃而不阿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存孺

    生平不详。《全唐诗逸》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下。

  • 孙欣

    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芮挺章选诗1首入《国秀集》,为玄宗开元、天宝间诗人。高适于开元末作《别孙诉》诗,原注:“时俱客宋中。”“欣”“诉”同字,或是同一人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
  • 程一宁

    活动于元顺帝在位(1333~1368)年间。顺帝淑妃,初为才人,不见幸御,后以吹笛诉怨,遂动顺帝之心,乃得面召,自此见宠,为顺帝宫中七贵之一,今存诗四首。

  • 袁尊尼

    苏州府长洲人,字鲁望。袁帙子。工诗文,善书。嘉靖四十四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厌为高拱草青词,乞改南。官至山东提学副使。有《礼记集说正讹》、《鲁望集》。

  • 玄幽

    生平、世次不详。《古今诗话》作幽之,误。中唐时僧人。穆宗长庆初,曾题诗于长安大兴善寺南素(一作守素)和尚院。文宗大和六年(832)书《杨岐山甄寂大师碑》。事迹散见《酉阳杂俎》续集卷五、《宋高僧传》卷二五、《宝刻类编》卷八。《全唐诗》存断句1联。

  • 王晳

    王皙,宋仁宗时期人,曾注《孙子兵法》。

  • 庄宇逵

    (?—1813)江苏武进人,字达甫。诸生。嘉庆初举孝廉方正。以经学教授乡里以终。工诗,不专主一家。有《春觉轩诗文集》、《群经辑诂》。

  • 潘孟阳

    潘孟阳(?—815),礼部侍郎潘炎之子也。孟阳以父荫进,登博学宏辞科。累迁殿中侍御史,降为司议郎。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,故得荐用,累至兵部郎中。宪宗新即位,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,仍加盐铁转运副使,且察东南镇之政理。时孟阳以气豪权重,领行从三四百人,所历镇府,但务游赏,与妇女为夜饮。至盐铁转运院,广纳财贿,补吏职而已。及归,大失人望,罢为大理卿。气尚豪俊,不拘小节。居第颇极华峻。

  • 蒋贻恭

    蒋贻恭,五代后蜀诗人。一作诒恭,又作诏恭,江淮间人。唐末入蜀,因慷慨敢言,无媚世态,数遭流遣。后值蜀高祖孟知祥搜访遗材,起为大井县令。贻恭能诗,诙谐俚俗,多寓讥讽。高祖末年,臣僚多尚权势,侈敖无节,贻恭作诗讽之,高祖赞为“敢言之士也。”《咏安仁宰捣蒜、《咏虾蟆》、《咏王给事》等,讥刺缙绅及轻薄之徒,为彼所恶,痛遭捶楚。《全唐诗》收录其诗十首。

  • 吴季子

    吴季子一般指季札。季札(前576年一前484年),姬姓,名札,又称公子札、延陵季子、延州来季子、季子,《汉书》中称为吴札,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,封于延陵(今丹阳一带),后又封州来,传为避王位“弃其室而耕”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。季札不仅品德高尚,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。广交当世贤士,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。葬于上湖(今江阴申港),传说碑铭“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”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