闖
【源】 闯大夫之后,见《国语》(15,63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(64,68,261)、辽宁西丰(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、桓仁,山西之长治,福建之上杭,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闯大夫之后,见《国语》(15,63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(64,68,261)、辽宁西丰(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、桓仁,山西之长治,福建之上杭,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ìng/Shing,Syi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清时四川有此姓(86)。
读音:Jǐngqiángliùjīn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,其注云:“北魏时代北姓。”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井疆六斤”,详见该条。
读音:Píhé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百济人姓。”
读音:Bālín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,见《元史·氏族表》(57)。巴林氏之后有八邻氏,即为巴林之异译。【人】 伯颜,蒙古八邻氏,元至元中官中书左丞相,后以知枢密院事出镇和林,谥忠武,见《元史》(399
读音:Dàwēndǎi【综】 脱脱,大温歹氏,元天历二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
读音:Bǎi【源】①摆夷,为僰人(白族先民)之一族,居四川、云南,或以族名为氏(62)。②回族姓(380)。【布】云南东川(380)、河南扶沟(281)、临颍(339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伊吾(3
读音:hú lù wū【源】 唐时突厥三姓之一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一说,胡禄屋系西突厥十姓之一,属咄陆部,全称为胡禄屋阙啜(428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 《唐书》 注
读音:tài shī商有太师挚,周有太师疵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)
读音:yà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当以善射雁者之后以为氏(60)。②汉时匈奴人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丰城(357)、北京、四川成都
读音:Sìxuán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玄氏为玄氏(27)。一作〔俟〕(41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