郄州
【源】 春秋时晋郄豹(即郤豹)之孙为郄州,因以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12)。一说,晋大夫食邑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晋郄豹孙步扬生郄州,因氏焉。”此当以地为氏。系出姬姓。(《姓氏词典》 称: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”)
或作“郤州”。
【源】 春秋时晋郄豹(即郤豹)之孙为郄州,因以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12)。一说,晋大夫食邑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晋郄豹孙步扬生郄州,因氏焉。”此当以地为氏。系出姬姓。(《姓氏词典》 称: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”)
或作“郤州”。
读音:Wùdèng【源】 唐时云南六姓蛮有勿邓氏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云南六姓蛮有勿邓氏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注:“复姓。南蛮族之姓。《唐
读音:Tǒng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嵆氏。嵆,亦作“嵇”。或作“统稽”。
读音:Qiú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望】 渤海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。其引 《集韵》云: “盚,姓也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音qiù,不从。)
读音:Máníz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Fùmǎ【源】 见《尸子》,当为掌驸马之官,子孙以为氏(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“当为掌驸马之官。子孙以为氏。”汉代置驸马都尉之官,职掌君主副车之马,
读音:zūn lú尊卢氏,古太昊时诸侯。(见《史记·三皇记》)尊卢,姓,古太昊时诸侯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Yuánkàng【综】 原亢籍,春秋时仲尼弟子,见《史记》(15,21,63)。
读音:yǒu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25子中得姓者14人,其中有酉姓,见《世本》(9,11,12,17)。②伏羲之裔分王黔中酉阳(故城在今四川酉阳北)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【变】 或作羑(9
读音:Tǎlǐyáqìn/Tariya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源出明时蒙古塔里牙沁部,以部为氏,见《黄金史》。塔里牙沁,意为种田人。分布于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、益和诺尔苏木一带(384)。
读音:Hún/Hwen,Hwun【综】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