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ián

【源】①陆终第三子惠连之后有连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齐大夫连称之后有连氏,见《左传》(6,7,12,17)。③春秋时楚有连尹、连敖等官名,连姓必有以官为氏者(60,62)。④鲜卑人姓,见《汉书》(60,62),或系鲜卑赫连氏所改(17)。⑤北魏孝文帝时改是连氏为连氏(11,12,60,70)。⑥高车族姓大连氏后改为连氏(60,62)。⑦满(344)、蒙古(344)、台湾土著(65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冯翊(7,17,418),上党(12,60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8%。尤以河南、四川、福建等省多此姓,三省连姓约占全国汉族连姓人口58%。 【人】连总,唐时福州府闽县人,咸通九年及第,善作赋(21)。 【它】日本占领台湾时期,台湾连姓曾被迫改用莲沼、莲本等日本姓。莲字中仍有连字。1945年,台湾光复后,仍恢复连姓(65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魏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金溪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苗族、壮族、傈僳族、土家族等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《左传》 齐大夫连称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出陆终 (第)三子惠连之后。” ③其又注云: “楚连尹、连敖皆官。连姓必有以官为氏者。”④又据《汉书》 云: “鲜卑有连氏。” ⑤郑樵又注: “是连氏改为连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亦注: “是连氏、太连氏皆改连氏。” 望出上党。

宋代有连文凤,三山人; 明代有连均,永乐进士,江西布政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Mǔ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齐宣王田辟疆封其弟弟于母仰,他“远本胡公,近取母邑”,赐姓“胡母”,后母姓由此分出。母姓发源于山东,汉唐时期在山东东部形成望族,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。母姓历史

  • 啒罗勿

    读音:hū luó wù回鹘九姓,三曰啒罗勿。(见《唐书·回鹘传》)

  • 颛玉

    读音:zhuān yù帝高阳氏也,黄帝之孙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莊盧

    读音:Zhuānglú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系庄、卢两单姓合成。台湾有此姓(236)。

  • 拜葉倫

    读音:Bàiyèlún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
  • 读音:F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瞿相

    读音:Qúxià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姓苑》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沛人,其先鲁大夫,食采瞿相,因氏。”

  • 公帥

    读音:Gōngshuài【源】 本为公师氏,因避晋景帝(即司马师)讳,改为公帅氏(7,9,60)。【人】 公帅蕃,南北朝时梁将(24,239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谱》 云:

  • 阿罗

    读音:ā luó车师后部王阿罗多。见《汉书》:姓阿罗,名多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冷莫

    读音:Lěngmò【源】 彝族姓。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