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Hè

贺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改姓。春秋时齐桓公有孙名公孙庆克,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,称庆氏。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,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,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,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名讳,改为同义“”字。二为少数民族改姓。北魏复姓贺兰氏、贺赖氏、贺敦氏皆改为汉姓贺氏。

贺姓得姓在今浙江绍兴一带,魏晋时,会稽贺姓与同郡的虞、魏、孔三姓并称为“会稽四姓”。后来,贺姓南迁,南方贺姓家族分布更广。鲜卑所改贺姓,逐渐在北方形成河南郡、广平郡两大郡望。唐朝,会稽之贺姓已呈大批北上之势。唐宋之际,贺姓已分布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,在北方以今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陕西分布最为集中。明初,贺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江苏、河南、山东、湖北、河北等地。明清贺姓有远播海外者。如今,贺姓尤以湖南、山西两省为多。

贺姓历史人物有贺循,东晋名臣。与顾荣同为支持司马睿的江南士族领袖。贺若弼,隋将。有大志,骁勇善射骑,博涉书史。献灭陈十策,为文帝所重。贺知章,唐著名诗人。自号“四明狂客”。好饮酒,工书法,与李白、张旭等相友善,时称“醉中八仙”。贺铸,北宋词人。生性豪爽,不畏权贵,好论时政、人物及理财之道。工诗文,尤长于词。其《青玉案》名句“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”为人赞赏。世称“贺梅子”。贺龙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,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。领导过南昌起义,参加过多次战役,骁勇善战。

贺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七十位。


贺氏即庆氏也,姜姓,齐桓公之支庶也;汉时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字为氏》)

贺兰氏、贺赖氏、贺敦氏,后俱改为贺氐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▲〈三国吴〉贺邵,中书令。〈宋〉贺铸,卫州人,词人。〈清〉贺金昆,钱塘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牙米

    读音:Yámǐ纳西族姓氏。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。汉意为“母鸡”。本氏族图腾,用以名其氏族且以为家名,遂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纳西族》。

  • 廩丘

    读音:Lǐnqiū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炎帝之后,齐大夫廩丘子先食采于廩丘(故城在今山东郓城西北),因氏(4,7,21,60)。【变】亦作〔廪邱〕(12,17)。【人】廩丘充,春秋时齐隐者,见《姓氏英贤传

  • 葛欽

    读音:Gěqīn鄂伦春族姓氏。意为 “聪明”,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后改单音姓“葛”。盖取葛钦氏之首音谐“葛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
  • 無弋

    读音:Wúyì【源】 ①舜后有无弋氏(8,60,62)。 ②战国秦厉共公时西羌人姓(6,17)。【人】 无弋爰剑,秦厉共公时人,为秦所拘执,以为奴隶,陇西人(6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

  • 读音:shèng舜裔胜屠氏之后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周公时有胜书。(见《吕氏春秋》)汉复姓,《何氏姓苑》有胜屠公,为河东太守。(见《广韵》)

  • 读音:Mù牧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据说黄帝用力牧为相,天下大治,力牧后代于是以他的名字为姓。二是以职业为姓。春秋时卫国君主后人有以牧业为生的,遂以牧为姓。牧姓属于罕见姓氏。

  • 公左

    读音:Gōngzuǒ【源】 左公子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高平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左公子之后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左公子,官名”

  • 習勒

    读音:Xílè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锡勒〕(24)。【人】习勒遵义,西夏殿前太尉(24,31,56)。

  • 臨侯

    读音:Línhóu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赵稷食采于临邑,其后有临侯氏,当以国为氏(63)。【人】 临侯望博,见《奇姓通》(20,63)。

  • 哲伊

    读音:Zhéyī辽代西夏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(西)夏武节大夫哲伊俊乂。”未道其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