賸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郑公族之后有賸氏(8,60,62,63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郑公族之后有賸氏(8,60,62,63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án【源】 ①黄帝之臣封逢之第三子延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春秋时吴国公子札食采于延陵(故城在今江苏武进)及州来(故城在今安徽凤台),故称延州来季子(一说,延陵季子),延氏宜出于此(7,1
读音:Āndu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五代史》称: “五代有安端少君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úxīlǐ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五派,出叶赫和多穆哈廉、虎尔哈、瓦尔喀、卦尔察浑春、白都讷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一作〔瑚锡理〕(260)。②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韩都之妻为瑚
读音:wù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公族之后有戊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大戊氏所改,大戊氏为春秋时晋公子大戊之后(60,62)。②少数民族姓,见《后魏官氏志》(17)。【望】 会稽(17,62)。
读音:Dàshū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云: “源于姬姓。望出东平郡。系出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孙世叔仪后姓大叔氏。汉有大叔雄。”此“大”当音tài,故“大叔”亦音
读音:běi yīn【源】 北殷,即亳殷,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南,汤都所在。相传商始祖契所封之国,其后以国为氏(7,11,12,60)。盖春秋时秦宁公所伐亳王汤之后(60),系自子姓(6,21)。历史上
读音:Qīnchá【源】 元时色目人姓(13,23)。钦察为部落名,当以部为氏(23)。【人】 元顺帝答纳失里皇后为钦察氏,系太师太平王燕铁木儿之女(57)。完者都,钦察氏,元至元间累官江浙行省平章政
读音:yè【源】 ①周叔夜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 ②《周礼》夏官有掌漏刻之官挈壶氏,其后有夜氏(60,62)。③蜀松潘蛮有夜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亱〕(73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等地
读音:xiù《汉书·游侠传》中有绣君宾,马岭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Pīluònā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被落那,大宛之后,改为那氏。”疑此即 “破落那”。被、破形近而讹。参见 “破落那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