貌
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貌辩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广东新丰(296)、江苏六合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清远,山西之太原、晋城、朔州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貌氏,齐貌辨之后。”
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貌辩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广东新丰(296)、江苏六合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清远,山西之太原、晋城、朔州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貌氏,齐貌辨之后。”
读音:Sèlèjié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伊兰费尔塔哈村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色尔杰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伊兰、费尔塔哈村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
读音:Li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榴,即石榴,果树名,疑即以树名命氏,如桃、李之类。)
读音:Shégu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乃 “析龟” 之误,盖折、析形近似而讹误。参见“析龟”条。)
读音:Dáémù珞巴族姓氏,本为部落名,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Chù【音】又音Chù(17)。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,62)。【望】天水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千家姓》 收载,望出天水,未详其他。《汉语大字典》音xù,其注“畜” 引 《姓
读音:Zhālázhīlá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扎剌只剌氏(13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扎拉济兰〕(24)。②《辽金元姓谱》有扎剌只扎氏(33),〔扎剌只扎〕似系扎剌只剌之异译。元
读音:Duōlàgé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多兰葛”云: “《唐书》: ‘回纥九姓,一曰多览葛。’ 亦作 ‘多滥葛’,又作 ‘多腊葛’,在薛延陀东北,濒同罗江,以部族为氏
读音:yàn齐太公后有彦氏。(见《路史》)▲<宋>彦室,叙州人,道士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山东之平度、山西之太原、湖南之芷江、广东之澄海、安徽之泾县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
读音:chū lián乞伏国仁之先,如弗斯引、出连、叱灵三部,自漠北出阴山,因姓出连氏。(见《西秦录》)出连氏后改为毕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Jíhè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什耶家支,居云南宁蒗、丽江等地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