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Cài

蔡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分封同姓诸侯,将其弟叔度封于蔡(今河南上蔡西南)。蔡国后被楚国所灭,子孙以国为姓氏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女真族乌林答氏、满族蔡佳氏进入中原后均改为蔡姓。

蔡姓早期主要在今河南境内繁衍。先秦时期,蔡姓散居于今湖北、陕西、河南、山西、山东等地。秦汉时期主要在中原地区发展,且以河南、山东为其繁衍中心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蔡姓大举南迁,辗转定居于江浙各地。唐初,蔡姓已入迁福建、广西,安史之乱爆发后,蔡姓又一次大举南迁,逐渐发展成福建大姓。宋时蔡姓再次大规模进入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现今蔡氏尤以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等地为多。

蔡姓历史人物有蔡伦,东汉人。改进造纸术,创造用树皮、麻头、敝布、渔网造纸之法,时称蔡侯纸。蔡邕,东汉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博学多才,通经史、善辞赋、工篆隶,曾创“飞白”书。蔡文姬,蔡邕之女,东汉时著名女诗人,天生丽质,博学多才,精通音律,代表作品《胡笳十八拍》尤为著名。蔡元培,民国著名教育家,积极倡导科教育人,实行先进办学方针,提倡民主、科学,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。他的“思想自由、兼容并包”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。他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、中央研究院院长、司法部长等职。

蔡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五十五位。
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叔度封于蔡(故城在今河南上蔡西南),其子曰胡,续封,是为蔡仲,后因氏(6,7,9,12,17)。②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氏,汉姓为蔡(71)。③清时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、塔山堡等地(23)。清满洲八旗姓蔡佳氏、乌灵阿氏、萨玛喇氏等后均改为蔡氏(180)。④清贵州贵阳府土司有蔡姓,始于明朝(71)。⑤傈僳族俄饶时氏,汉姓为蔡(149,150)。⑥柯尔克孜族散德尔氏,汉姓为蔡(204)。⑦苗(117)、彝(130)、土家(387)、藏(255)、台湾土著(65)、回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北周蔡祐以战功赐姓大利稽氏,至隋时又复姓蔡(12,46)。【望】济阳、汝南(15,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6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等省多此姓,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44%。【人】蔡泽,战国时燕人,秦相,纲成君(7,15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魏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苗、鲜、藏、傣、彝、壮、羌、锡伯、布依、傈僳、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国也 (或言第十四子)。同母兄弟十人,唯发、旦贤,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,周公辅之。武王平天下,封功臣、兄弟。乃封叔鲜於管,叔度於蔡,子孙以国为氏。又,后周改赐为 ‘大利稽’,隋复旧。” ②又云:“晋有蔡墨、秦相蔡泽,或以邑,或以地,未知其得氏之由。”③或为满族姓氏所改。清末民初,满族之蔡佳氏、萨玛喇氏、乌灵阿氏等或改为单字姓“”。④傈僳族有“欧撇扒”,意即 “菜氏族”,或以氏族名代姓。后或改单姓 “”,盖依 “欧撇扒” 之汉意“” 谐 “” 而得。

东汉有蔡伦,相传为纸的发明者; 北周有蔡大宝,中枢大将军; 清代有蔡元友; 现代有蔡元培,著名学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陽丘

    读音:Yángqiū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大夫食邑阳丘(故城在今山东章丘东15里),以邑为氏(6,7,24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7)。【变】一作〔阳邱〕(8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

  • 读音:yōng【源】 鄘氏即商都之地(故城在今河南新乡西南)。武王伐纣,分其地为三监,自纣城而南谓之鄘楚丘,鄘地也,管叔尹之。及三监叛,周公伐之,而并其地为卫,鄘国灭,子孙以国为氏(15,17,60)

  • 读音:Té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郑公族之后有誊氏(17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高雄、台北、台东、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

  • 读音:Huán【音】 又音寰(Huán)(62,91)。【源】 ①黄帝之裔有澴氏,见《姓谱》(21,62,63)。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,其中有嬛。或嬛,澴相通(62)。②澴水(音Huán),源出河南信

  • 納哈塔

    读音:Nàhǎt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郭啰罗沟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纳合氏(23)。【变】 清驻防索伦镶白旗(260)、满洲镶黄旗(259)中均有纳喀塔氏,〔纳喀塔〕似即

  • 读音:Hān【源】源出不详。见清《通志·氏族略》(23,62)。 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嵩县、宝丰(62)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憨意诚,清新安县(今广东宝安)教谕(2

  • 孔子

    读音:Kǒngzǐ历史上罕见复姓。顾炎武 《日知录》 有载:“孔丘非妇人,其姓子,氏是孔。” 孔子,氏姓连排——孔氏子姓。

  • 读音:Fù【源】 舜迁国于负(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),其后以国为氏(17,60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山西广灵(391)等地均有

  • 巴魯

    读音:Bālǔ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笔帖式吴格之妻为巴鲁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Huì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。此姓系永登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(按: 旧或音suì,指扫帚,疑乃指物为姓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