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Jīng

荆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出自芈姓。西周初年,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(今湖北西部),国号为荆,直到春秋初才改为楚国。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,是为荆姓。二是出自改姓。秦国楚姓避秦庄襄王嬴子楚之讳,改姓为原国名荆。

荆姓发源于湖北,后迁徙至广东、广西、贵州地区。望族居于广陵郡。如今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河南等地为多。

荆姓历史人物有荆轲,战国刺客。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,派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。太子丹在易水岸边为他饯行,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而歌道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!”他带着秦国逃亡将军樊於期的头和夹有匕首的燕国督亢地区地图,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。献图时,图穷而匕首见,刺秦王不中,荆轲被杀。荆浩,五代时后梁画家。擅长画山水,常摹写山中古松。所作云中山顶,雄伟磅礴,自称兼吴道子用笔和项容用墨之长。山水画中全景构图和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正是由他所开创,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。又工佛像,曾在汴京双林院画过壁画。

荆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九十九位。


楚国旧号荆,此未号楚之前受氏也。望出广陵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号》)

▲<战国卫>荆轲,刺客。<后梁>荆浩,沁水人,画家。<清>荆道乾,临晋人,安徽巡抚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黄骅,山东之昌乐、平邑、龙口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,陕西之韩城,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朝鲜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芈姓。楚国旧号荆,此未号楚之前受氏也。” 此以国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又有庆姓改荆者,荆卿是也。” 荆卿,即战国时荆轲,齐人,本庆姓,迁居於卫,称庆卿,后到燕国,称荆卿。望出广陵。

后梁有荆浩; 宋代有荆伯玠,太平兴国登科; 明代有荆茂; 清代有荆道乾,安徽巡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穆察

    读音:Mù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那木都鲁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镶红旗满洲笔帖式巴林之妻为穆禅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南珠拉之妻为穆车氏,正白旗满洲马甲舒成额之妻为穆查氏(260)

  • 平州

    读音:píng zhōu【源】 平州氏功大不赏,功臣怒而生变,平州出奔,见《周书·史记篇》。平州在山西介休西,见《盟会图疏》,是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

  • 納賴

    读音:Nàlà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喇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乌喇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隆魯特

    读音:Lónglǔtè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护军陆实拔之妻为隆鲁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xù【音】 又音处(Chù)(17)。【源】 ①古有畜国,周时为邢侯邑,后又并入于晋,见《姓考》。楚雍子奔晋,晋侯与之鄐(故城在今河北邢台境内),后因氏,见《左传》(17,62)。②系自嬴姓。春

  • 鳳鳥

    读音:Fèngniǎo【源】 少昊之官,司历者也(15,63)。少昊即少皞,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,名挚(一作质)。一说,号金天氏。

  • 彌勒

    读音:Mílè【源】见《平陆县志》,现无此姓(298)。

  • 读音:Hè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元和姓纂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出自赫咠氏之后。”

  • 读音:chá【音】 又音Chà(17)。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7,9,12)。或为审察之职者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17)。【望】管城(17,418)。【布】江西宁都(280)、浙江上虞(279)、福

  • 于佳

    读音:Yújiā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伍格之妻为于佳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