苡
【音】 亦音以(Yǐ)(17)。【源】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,故以为氏,见《集韵》(17,62)。【变】 苡即姒(17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音】 亦音以(Yǐ)(17)。【源】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,故以为氏,见《集韵》(17,62)。【变】 苡即姒(17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o/Aw,Au【源】 ①匈奴有奥鞑王,奥姓出此(60,62)。 ②或为奥屯氏、奥鲁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内蒙古乌审旗(369),台湾屏东、宜兰、台北(64,68,261)
读音:Ch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、朔州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Qīsh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布拖有此姓(129)。
读音:Ě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。”
读音:Juéchá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七派,出乌苏里、佛阿拉、扎库木、贝浑山秦、长白山、扎库塔、山泰林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(256)、满洲正蓝旗(259
读音:Hàn'gōng【源】 系自姜姓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一说,即公翰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希姓录》 云:“源于姜姓。‘翰公氏,姜姓之别。’”
读音:Púhóu【源】黄帝之子少昊之裔有蒲侯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一说,春秋时鲁襄公与莒子遇于蒲侯氏,见《左传》,杜预注,蒲侯,邑名,盖以邑为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
读音:Wāráoshí【综】 傈僳族氏族名,以鱼为原始图腾,傈僳语鱼为挖饶时。亦作〔鹅饶息〕、〔敖扒〕、〔旺扒〕、〔旺渣扒〕等。世居云南怒江地区。汉姓为余(148,149,150)。
读音:Dōu【综】 即兜姓。今新加坡华人有此姓。
读音:Xúlí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为璧联姓,可能姓因集父母双方之姓而得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