紇
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国臧孙纥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北魏时纥单氏改为纥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然今《魏书》中无纥单氏(7,70)。又,北齐时纥奚氏改为纥(15,21)。【望】 永乐(17,418)。【人】 纥勃,十六国时西凉沮渠蒙逊之部下,安西将军(7)。
罕见姓氏。为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所改,疑其出自鲜卑族。《郑通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《总论·变夷》云: “纥单之为纥,纥奚亦为纥。”
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国臧孙纥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北魏时纥单氏改为纥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然今《魏书》中无纥单氏(7,70)。又,北齐时纥奚氏改为纥(15,21)。【望】 永乐(17,418)。【人】 纥勃,十六国时西凉沮渠蒙逊之部下,安西将军(7)。
罕见姓氏。为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所改,疑其出自鲜卑族。《郑通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《总论·变夷》云: “纥单之为纥,纥奚亦为纥。”
读音:Shèng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周武王灭商后,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国,其中就有盛国,后为齐国所灭。盛国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。二是为改姓,汉元帝名刘奭
读音:Kǒngwé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Guōluòjiā满族姓氏。本地名,或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。
读音:yè【源】 ①掖,为春秋时莱国地(故城在今山东掖县),以地为氏(60,62)。②宫殿中旁舍,为后妃宫嫔所居,称掖庭,负责掖庭之官为掖庭令(62,91)。以官为氏(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
读音:pǐ【源】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有諀氏(8,60,62)。又,郑大夫裨谌之氏亦作諀(7,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裨堪之氏亦作 ‘
读音:Wénrén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少正卯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7,60)。【望】河南(17,60,418)。【变】后改为闻氏(17)。【布】浙江余姚(389)、萧山(209)等地均有此姓
读音:sī duó见《姓苑》。▲<周>司铎射,鲁大夫。
读音:Guǎndǒu【综】 佤族姓。云南西盟龙坎寨有此姓(160)。
读音:Yì【源】同懿,见《直韵》(86)。 【布】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载, 其注引 《集韵》 曰: “㱅, 姓。古作懿。”
读音:Suǒmèng【综】 德昂族姓。系氏族名,后转为姓,汉姓为王(14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