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日
读音:Mǐrì
珞巴族姓氏。或出自义都部落; 或出自米古巴部落。本氏族名,遂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珞巴族姓氏。或出自义都部落; 或出自米古巴部落。本氏族名,遂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mǔ qiū【源】 其先食邑于牡丘(故城在今山东茌平东10里),因以为氏(7,24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壮丘〕(21)、〔庄丘〕(26)、〔牡邱〕(24)。【人】 牡丘胜,汉时巨鹿太守(7,9
读音:Bùwùlá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Wānggǔ【源】 金时族名,亦作雍古、旺古、瓮古、王孤、汪古惕等(397)。一说,亦作黄掴(71)。部人散居于阴山以北,辽、金时称白达达。当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元时汪古部人有改姓马、赵、汪等氏者
读音:Ěrqǐ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Zē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ǎo文王师绞时子斯,是绞姓所出。(见《姓苑》)
读音:Ruì/Ruey,Rwei,Jui【源】①春秋时齐有锐司徒,主锐兵之官,当以官为氏(7,9,11,12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(8,17,60)。③鲜卑族姓,见《姓苑》(7,9,11,1
读音:xiàn见《姓苑》。▲<清>线国安,辽东人,广西提督。
读音:Bì/Bih【源】 相传舜之裔象封于有庳(故城在今湖南道县北),其后有象氏、畀氏、鼻氏等(19,21)。
读音:bāo qiū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有苞丘氏;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包邱〕(17)、〔苞邱〕(11,12,17)。②或即荷丘氏(17,60),亦作浮丘氏(396)。【人】苞丘先生,秦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