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Dòu

窦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源于夏后氏,为少康之后。夏帝太康时,发生有穷氏政变,他怀孕的妻子从窦(洞穴名)逃出,在有仍这个地方生少康。少康继位,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,少康就让他留居有仍的儿子姓窦。二是源自氐族姓氏,有氐王窦茂。三是源自赐姓。有鲜卑族被赐姓窦姓。四是源自战国时窦公。魏国有窦公,其后代遂以窦为姓。

秦汉之际,窦姓在今河北武邑东部的观津一带落籍。汉末,窦武孙逃于零陵(今湖南永州),曹操平荆州,他又徙居邺(今江苏南京)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窦姓遍及黄河中下游诸省,并有一支窦姓迁居今辽宁北部和北京一带。唐末五代时期,窦姓南迁于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明初,山西窦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河南、天津等地。如今,窦姓尤以江苏为多。

窦姓历史人物有窦太后,西汉文帝皇后。好黄老之学,不喜儒术,武帝初即位,她曾罢黜大臣窦婴、田蚡、赵绾等。窦宪,东汉权臣,太后临朝,窦宪把持朝廷大政,权倾一时。窦宪曾大破匈奴,登燕然山,刻石纪功,命中护军班固作铭。窦师伦,唐代丝绸纹样设计家、画家。擅长绘画,精通丝绸纹样设计。他发扬中国传统,吸收中亚、西亚的题材和表现方法,创造出很多章彩奇丽的绫锦纹样,蜀人称为“陵阳公样”。窦俨,五代宋文学家、音乐家。熟知典制故事,凡祀事乐章、宗庙谥号,多出其手。

窦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十九位。


夏帝相遭有穷氏之难,其妃方娠,逃出自窦,而生少康,其后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出自姒姓,夏后氏帝相失国,其妃有仍氏女方娠,逃出自窦,奔归有仍氏,生子曰少康,二子曰杼、曰龙、留居有仍遂为窦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姒姓,扶风,又望出河西,夏王相遭有穷之难,后方娠,出自窦,后生少康,支孙以窦为氏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▲〈汉〉窦广国,观津人,景帝时封章武侯。〈唐〉窦蒙,扶风人,国子司业。〈金〉窦汉卿,医学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乃烏

    读音:Nǎiniǎo【源】 彝族姓,居四川凉山地区(208)。

  • 葉卡依爾

    读音:Yèkǎyī’ěr【综】 鄂伦春族姓。世居黑龙江逊克,后改为莫氏(191)。

  • 有熊

    读音:Yǒuxióng【源】 黄帝开国于有熊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5,17)。 【望】高阳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引 《姓源韵谱》 注云:“以地名为姓氏。‘黄

  • 读音:Jiāo/Jiau,Jya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
  • 读音:Tíng/Ty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东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有窮

    读音:Yǒuqióng【源】 有穷,古诸侯国,见《地谱》(17,62)。后羿自(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)迁穷石(故城有三种说法,一说在今河南;一说在今山东德州和陵县境;一说在今湖北英山),

  • 门尹

    读音:mén yǐn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。(见《庄子》)门尹,宋门尹般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Yǐ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隐公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5,17)。【望】 北海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隐蕃,三国时

  • 读音:Zhā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上海嘉定(351)、云南双江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监利、安徽之贵池、

  • 读音:H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