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石抹

石抹

读音:shí mǒ

【源】 ①契丹太祖后萧氏,能用兵。金灭契丹,易萧氏为石抹氏,见元许谦《白云集》(71)。一说,石抹在辽为述律氏,号称后族,辽亡,遂讹述律为石抹氏,见《元史·石抹也先传》(57)。因此金元时石抹氏,即辽时述律氏,亦即萧氏(71)。 ②奚有五王族,世与辽人为婚姻,附姓述律氏中,见《金史·回离保传》(56,71)。奚为古族名,南北朝时称库莫奚,分布在饶乐水(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)流域,营游牧生活。唐时,首领李大酺被封“饶乐郡王”,唐玄宗以固安公主妻之。当时与契丹被称“两蕃”。唐末,一部分奚人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(故治在今河北怀来),别称“西奚”,东西奚先后附辽,多散居于中京地区,渐与契丹人相融。奚族五姓为遥里、伯德、奥里、梅知、揣(辽史作楚里),是则遥里得称石抹(71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舒穆噜〕(24)。 ②亦作〔石米〕(71)。 ③后改姓萧(21,71)、米、郑(71)等姓。【人】 石抹元毅,本名神思,金时咸平府路酌赤烈猛安莎果歌仙谋克人,抚州刺史(71)。石抹也先,元时辽人,授御史大夫,领北京达路花赤(61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姓氏。金代为女真族姓氏,汉姓为 “”。《金史·国语解》 收载; 又,《元史·石抹也先传》载: 石抹也先者,辽人。其先尝从萧后举族入突厥,及后还而族留。至辽为述律氏,号称后族。辽亡,改述律氏为石抹氏。至清,则融为满族,清人译作舒穆禄,疑别作 “石穆鲁”。

金代有石抹元、石抹仲; 元代有石抹宜生; 又有石抹孛迭儿,契丹人,霸州路元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接舆

    读音:jiē yú接舆氏,楚隐者,其后因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楚后有接舆氏。(见《路史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 (接舆),楚隐者,

  • 读音:shē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或系申字加人以别申氏(63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伸意

  • 維尼爾

    读音:Wēiní’ěr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闲散达兰泰之妻为维尼尔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i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浙江诸暨(36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

  • 納喀塔

    读音:Nàkātǎ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满族姓。清乾隆时骑都尉莽喀察,姓此氏。”

  • 鍾林

    读音:Zhōnglín【综】 由钟、林两单姓所合成。台湾有此姓(236)。

  • 察普

    读音:Chápǔ彝族姓氏。本为以草命名的氏族名,(即“草氏族”),以之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杨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皇子

    读音:Huángzǐ【源】 周宣王之后有皇子氏,见《神仙传》(60,62)。【人】 皇子告敖,春秋时齐士,见《庄子》(6,7,21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

  • 蘇佳

    读音:Sū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六派,出叶赫、尼雅满、扎库木、德里倭赫、黑龙江、讷殷等地(23,63,18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苏氏(180)。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苏嘉氏(256),〔苏嘉

  • 读音:Méi【源】 周有郿邑,故城在今陕西眉县东北;又,春秋时鲁有郿邑,故城在今山东东平西。或以地为氏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作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