矩
【源】 ①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之古氏(94)。 ②与楀通,见《考工记·轮人》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①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之古氏(94)。 ②与楀通,见《考工记·轮人》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ūmùlù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十二派,出库尔喀、朱舍里、吉阳、哈尔敏、沾、雅尔湖、叶赫、浑春杜麻湖村、爱新和罗、黑龙江、沾河、吉阳麻路河、虎尔哈、乌喇、伊兰费尔塔哈、石霸尔台、瑚普察
读音:shì jí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士蒍之子士吉之后为士吉氏,见《世本》(6,12,17,60)。【人】 士吉射,春秋时晋大夫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
读音:Hánzhì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有载。其注“函” 引 《广韵》 云: “……又汉复姓,汉末有黄门侍郎函治子觉。”一作“函冶”,姑兼收。
读音:Zhǒngzǐ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Suǒnuòzhuōmǎ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yá【音】 又音语(Yǔ)(15,16)。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秦穆公子食采于衙(故城在今陕西澄城北),亦谓之彭衙,因氏(7,9,12,15,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)。【望】 江夏(17,418
读音:gōng xù后汉党人有公绪恭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》)田林、张隐、刘表、薛郁、王访、刘祗、宣靖、公绪恭为八顾。(见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)〈注〉:“公绪,姓也。”
读音:Nàlà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喇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乌喇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Chǎn/Chaa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公孙侨,异名子产,其后以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秦大夫改产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彭城(17,21,418),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
读音:bāo【源】 与包同(60,62)。伏羲之后有㚿氏(19,21)。【变】 亦作、庖、泡、鲍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