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Dū’ěrgáchá【综】清驻防巴尔虎镶白旗中有都尔噶察氏(260)。
读音:Píng/Py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Chāngpú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大戴礼·帝系》云: “昌意娶於蜀山氏。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,生颛顼。”
读音:nòu wǎn wēn dūn耨碗温敦,阿补斯水人。(见《金史·耨碗温敦思忠传》)
读音:Hòu【源】 ①相传为太皞之孙後照之后(60,62)。 ②本姓侯,后改姓後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)。【望】 瑕邱(17,418),东海(12,21,60)。【布】 四川仪陇、宁夏固原、湖南宁乡、
读音:Zàiwǎ’ní景颇族姓氏。本指吟咏史诗的民间芝人,以之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yán zhōu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封延陵及州来(地名,参见延氏),因以为氏(6,12,60)。邓名世考证,后世并无以延州为氏者(7)。现姑存备考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读音:pí【音】 蕃氏有藩(Fān)、皮(Pí)两音(17,60,91)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蕃(Pí)姓。【源】 藩氏之裔因事去水为蕃氏。即藩氏(60,62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Yángn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杨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杨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扬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或改为单
读音:Hésà【源】 曷萨,隋、唐时突厥部落名,以部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曷萨那〕,见《隋书》(76,91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 《唐书》 云: “突厥有曷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