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ù

【源】 ①相传颛顼之后有玉氏(17,60,62)。 ②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,称玉尹,因以为氏(91)。 ③汉武帝时公玉带(齐南人,进黄帝明堂图于武帝)之后,改公玉氏为玉氏(6,15)。参见玊姓。 ④西域人姓。元时翰林学士玉元鼎,本名阿鲁丁,先祖玉速阿剌,从成吉思汗征战,为功臣,子孙遂以玉为姓。居江陵(436)。 ⑤朝鲜、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彭城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玉光甫,汉时司徒(15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度、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老河口,广东之高要,广西之田林、荔浦,云南之孟连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等地有分布。汉、傣、彝、壮、水、鲜、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称: “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,称玉尹,因官以为氏。”未详其所本。②《辞海》注云: “本作 ‘玊’,汉有玉况。”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山堂考释》 曰: “汉武帝时公玉带后改为玉氏。玉况,其后也。望出彭城。” (按: 玉带,当作“玊带”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 “” 云: “玊,音 ‘肃’。后汉有司徒玊况。按: 玉石之玉作 ‘玉’;攻玉之玊工作 ‘玊’。见 《正韵》。玉、玊相混用,故‘玊况’,多作玉况。”③傣族之玉“”,分布於云南之孟连。“”,次女之意。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前,其名子构成为: 排行+名。故为 “玉×”,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俗,称“”玉。此姓系孟连县公安局提供,原材料音yì,今依习惯音yù。

宋代有玉翊; 元代有玉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Kūn/Kuen,Kwu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髠顽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髡〕(91)。【人】 髠屯,春秋时郑国外仆,见《左传》(11)。

  • 史华

    读音:shǐ huá与“史叶”同。

  • 阿爾布佐夫

    读音:Āěrbùzuǒfū现行俄罗斯族姓氏。本意为西瓜,以物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。

  • 崎丘

    读音:Qíqi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又作崎邱”,见“崎邱”条。

  • 葉赫覺羅

    读音:Yèhèjuéluó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多尔炳阿之妻为叶赫觉罗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ìng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竟氏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7,11)。【望】 江陵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河南虞城等地均

  • 麗山

    读音:Líshān【源】 《归藏易》有丽山氏之子鼓(60,62,63)。《归藏》相传为《周易》前的古易。归藏卦以坤(䷁)为首,坤象征地,“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”,故名(84)。【变】 亦作

  • 家僕

    读音:Jiāpú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变】 后或改为家氏(69,91)。【人】 家仆徒,春秋时晋大夫,见《左传》(21,24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

  • 直攧里

    读音:Zhídiānlǐ【综】 金时女真人部落,其部在今黑龙江下游近海地方。以部为姓(426)。

  • 读音:fú【音】 亦音拂(Fú)(80)、弗(Fó)(91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中牟大夫茀肸。亦作佛肸,佛姓宜出此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一说,佛肸为晋大夫,赵简子之邑宰(7)。②或出佛图氏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