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uò

【源】 ①古有洛国,系黄帝庶子禺阳之后,灭于商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其先为落氏,后去草为洛氏,见《姓苑》(12,60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8,261)、江西宁都(280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南洛宁(294)、博爱、辽宁复县、山东临沭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洛忠,明时清浪参将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辛集、景县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等地均有分布,汉族、藏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初见於 《姓苑》,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苑》注云: “本落氏,去艹为洛。”郑樵亦注: “即落氏。落下闳亦去草。”②藏族之洛姓,乃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,其中有洛氏,此以族为氏,系出 “”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
南凉有洛肱; 北魏有洛齐; 明代有洛忠,清浪参将,以孝旌; 又,江西高安县有洛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ǎo本棘姓,卫大夫棘子成后,后避仇改枣。(见《晋书·枣据传》)枣,望出颍川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▲<三国魏>枣祗,颍川人,陈留太守。<晋>枣据,颍川人,冀州刺史。

  • 執失代

    读音:Zhíshīdài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60,62)及《广韵》(63)。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俱收载,均引自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。且与 “

  • 尚悉

    读音:Shàngx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尚悉摩、尚悉董星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薩木坦

    读音:Sàmùtǎ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元史·列传》有沙札该,即姓此氏。

  • 公左

    读音:Gōngzuǒ【源】 左公子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高平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左公子之后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左公子,官名”

  • 墨勒迪哷

    读音:Mòlèdí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黑龙江、宁古塔、穆湖、商颜倭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 ①一作〔墨尔迪勒〕(180,260)。②后改为孟氏(180)。 【人

  • 悉雲

    读音:Xīyún【源】 代北人姓(7,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为云氏,见《魏书》(7,12,27,44,60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或改为单姓“雲

  • 读音:Rè【源】 见《奇姓通》(21)。今汉、蒙古(369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河北卢龙(289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云南澄江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热焕,宋绍兴中殿使,以

  • 读音:kuān明有宽彻,汉阳人,洪武进士,使西域。(见《奇姓通》)

  • 读音:dí【源】见《姓苑》。居于荻芦(即荻芦山,在今福建连江东南10里),因以为氏。或逃难荻中以为氏(60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