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歐陽

歐陽

读音:Ōuyá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王少康庶子封于会稽,至越王无疆灭于楚,更封无疆之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,遂以为氏(6,7,9,12,15)。②清时贵州黎平府,新化长官司为欧阳氏,始于元朝(72)。③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渤海(17,418)。【变】 今亦俗作〔〕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5%。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复姓。尤以广东、湖南等省多此姓,2省欧阳姓约占全国汉族欧阳姓人口66%。【人】 欧阳生,汉时千乘人,授尚书(6,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河南之卢氏,湖北之老河口、利川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峡江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白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“姒姓。越王勾践之后。支孙封乌程欧阳亭,因氏焉。” 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亦载: “欧阳氏,出自姒姓。夏少康庶子封会稽,至越王无疆,为焚所灭,无疆子蹄,更封于乌程欧馀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,遂以为氏。”

汉代有欧阳政,王莽时讲学大夫; 宋代有欧阳修,庐陵人,文学家; 明代有欧阳寅,从化人,南宁府同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án为瞿昙氏所改,望出河南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南朝宋>昙迁,范晔之友。

  • 紇突陵

    读音:Hétūlíng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 “纥突邻” 云: “一作纥突陵。以部落为氏,后改为邻氏。见 《魏书》。”

  • 读音:Jiǎ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減氏之先为晋公族大夫,骊姬之难,晋废公族,因谓其人为減氏,见《姓氏急就篇》注(60,62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公族有減氏(8,60)。③巫咸氏之后(15,21,60)。【

  • 北鄉

    读音:Běixiā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7,60)。以所居为氏,如南乡之类(60,61)。按,汉时有北乡国,故城在今山东旧青州府境内,又北魏时置北乡郡,故治在今山西荣河北。北乡氏或系

  • 梁折

    读音:Liángzh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越质诘

    读音:yuè zhí jí鲜卑姓。(见《西秦录》)《后秦录》有北梁州刺史平襄公越质诘归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
  • 納坦

    读音:Nàt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纳坦,金女真人部落,部人居上京路牙塔懒等地,以部为姓(71,397)。【变】 亦作〔衲挞〕(71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纳塔(24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【人

  • 读音:Yùn/Yun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
  • 季寤

    读音:jì wù【源】 春秋时鲁桓公之裔季平子(即鲁成公)之子昭伯寤之后为季寤氏,见《世本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世本》云: “季平子生昭伯寤,其后为季寤氏。”

  • 和佳

    读音:Héjiá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牙海之妻为和佳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