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Tuí【源】 周惠王时大夫穨叔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,62)。即颓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觿》 注云:“系颓姓分族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shǐ cháo与“史朝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卫史晁之后。” “以官、名为氏”。——春秋卫国史官名晁者之后,以 “史晁” 为氏。一作
读音:tú qiú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秦嬴之后分封,以国为姓有菟裘氏(7,9,12,17,60)。春秋时菟裘为鲁邑,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北(7)。【变】 后改为菟氏(15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
读音:Lǔkè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ōlüè【综】 北魏时改拨略氏为略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44,60)。一说,后改为苏氏(7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 “后魏有拨略氏,
读音:Gēmài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éláo景颇族姓氏。瓦切娃时景颇二十六姓之一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Kèqí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Xǐsū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喜苏氏(256)。
读音:Xū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芋尹之后有芋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山西交城(350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