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dèng líng楚公子食采于邓陵,后以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读音:Xiángl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庖牺氏。”
读音:Tūlǔbādǎi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 中有秃鲁八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鲁八歹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
读音:Pàgèmù【综】 西藏察隅僜人姓(171)。
读音:Dájiū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达龚〕,云南中甸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hú gǔ【源】 代北高车部人之姓,即斛粟氏(60,62)。一说,鲜卑人姓(242)。【人】 斛谷提,晋末南燕慕容超之将,见《南燕录》(7,17,24)。后以功封郡县公,见《晋书》(242)。与
读音:Dě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3,91)。河南潢川有此姓。罕见姓氏,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ōnggǔ【源】夏王桀之内史(即太史令)终古,其后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《风俗通》 云: “终古,桀内史也,因
读音:Huānuǒ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花诺特氏(259,260)。
读音:L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河北卢龙(289)、蔚县、台湾新竹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南之义马、广东之丰顺、广西之灌阳等地均有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