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hī

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传说尧舜时有个叫支父的人,其后代子孙以支为姓。二是源于姬姓,周代王族之后。三是古代西域部族月支人的后代。

现在支氏主要居住在河北省。

支姓历史人物有支遁,东晋佛教学者。本姓关,25岁出家,与谢安、王羲之等交往较密,好谈玄理,宣扬“即色本空”思想。

支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六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①尧、舜时有支父,见《高士传》(60,62)。当系支姓之始。②周王之裔有支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③汉时西域月支国,其国人以国名为氏,后有支氏(6,12,17,70,242)。月支即月氏,周秦至西汉初游牧于敦煌、祁连间。公元前177-176年,月氏为匈奴所破,大部分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以西一带,称“大月氏”。少数进入祁连山,称“小月氏”。【望】 琅邪(17,418),郃阳(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江西、宁夏多此姓。【人】 支期,战国时魏国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阜平、景县,山东之鱼台、平邑、平度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等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高士传》云: “尧舜时有支父。” 当为支姓之始。②其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周后有支姓。”则此当出姬姓。望出琅邪。③又注: “大月支国人以国为氏。” (月支,或作“月氏”“”亦音“”) 郑樵亦注: “石赵司空支雄传云: ‘其先月支胡人也。’ 实西域之国。” 盖 “以国为氏”。

汉代有支(月支人); 唐代有支叔才; 明代有支立、支可大; 清人有支邑,康熙丁丑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嗣汾

    读音:sì fén【源】 ①神农氏之后有嗣汾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鲜卑部人姓(17)。一说,即俟汾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 “神农后有嗣汾

  • 阿郎

    读音:Ēláng裕固族姓氏,又作“乌郎”,本户族名,以之代姓。后或取其末音谐“郎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。

  • 读音:sh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河南鄯氏,鄯善人,其先为鄯善王宠之孙,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归国,遂以国为氏,初居西夏,后迁洛阳(242)。【布】河南巩县(301)、辽宁本溪(62)、

  • 佛勒

    读音:Fólè【综】清正白旗满洲闲散鄂摩之妻为佛勒氏(260)。

  • 榮公

    读音:Rónggōng【源】 周大夫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源于荣姓,与荣伯、荣

  • 偰伯

    读音:xiè bó【综】 偰伯寮巡,元时山东单州守,见《单县志》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元有偰伯寮逊。单州守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shū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秦秋时秦樗里子之后(6,17,60,62)。②樗,树名,或以木为氏,如桐氏、松氏之类(60,62)。【望】 京兆(17,60,418)。【人】 樗本直,明时和曲人,宣德

  • 读音:Lì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穆公之少子成师,封邑于韩,裔孙韩厥之玄孙康,仕赵,食采于蔺(故城在今山西离石西),因以为氏(6,7,9,12,17)。②土家(387)、满、蒙古(344)、裕固

  • 读音:Wéi现行罕见姓氏,今广东之吴川,吉林之乾安,山西之太原、晋城、临汾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鲁昭公子公为之后,以字为氏。”汉代有为昆,南郡

  • 读音:B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江西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河南洛阳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河南之郑州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广东之新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