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托和囉

托和囉

读音:Tuōhéluó
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五派,出黑龙江、虎尔哈、乌喇、叶赫、喀木屯、苏完、萨哈尔察、阿库里河、哈达、松花江、胡鲁色、长白山、吉林乌喇、爱湖、碧尔坤苏苏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托活啰〕(260)。②后改为陶氏(180)。③清满洲正白旗中有托和洛氏(256,259),托和络氏(72),托活络氏(254),托活洛氏,託和络氏,托科罗氏(259),託和洛氏(412),满洲正蓝旗中有託克洛氏(259),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托柯鲁氏,托柯罗氏(256),正蓝旗满洲前锋护军布三泰之妻为托和罗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西兰泰之妻为托和洛氏,正白旗满洲护军李住之妻为托霍罗氏,正红旗满洲前锋护军雅图之妻为託和罗氏,正白旗满洲马甲马尔赛之妻为托郭罗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唐九之妻为托克罗氏,正黄旗满洲领催达尔达哈之妻为托克洛氏,镶白旗蒙古马甲乌萨纳之妻为托科啰氏,正白旗满洲领催五十四之妻为拖科啰氏,镶黄旗满洲马甲汪嘎利之妻为託郭洛氏,正蓝旗满洲马甲萨尔太之妻为託阔洛氏,正白旗满洲护军克兴额之妻为托罗洛氏(260),清副都统、满洲正白旗人托阔罗乌勒西布(61),〔托和洛〕、〔托和络〕、〔托活洛〕、〔託和洛〕、〔托霍罗〕、〔託和络〕、〔托科罗〕、〔托活络〕、〔託克洛〕、〔托柯鲁〕、〔托柯罗〕、〔托和罗〕、〔託和罗〕、〔托郭罗〕、〔托克罗〕、〔托克洛〕、〔托科啰〕、〔拖科啰〕、〔託郭洛〕、〔託阔洛〕、〔托罗洛〕、〔托阔罗〕等似均系托和啰之异译。

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黑龙江、呼尔哈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后或改为单姓“”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或作“托和洛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ǎn减氏之先,为晋公族大夫。骊姬之难,晋废公族,因谓其人为减氏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注》)减氏,亦作咸。汉有减宜,为司隶校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集韵》 注

  • 读音: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傈僳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“四川有峨眉山,居者以山名为姓。”不知其

  • 吉齊羅

    读音:Jíqíluó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王家之妻为吉齐罗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ìng【源】 ①战国时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南),号靖郭君,其后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1,12,15)。②单,春秋时小国,周畿内国,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南。单靖公之后

  • 巴魯克泰

    读音:Bālǔkètài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三雅图之妻为巴鲁克泰氏(260)。

  • 訶咥

    读音:Hēdié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其注 “阿跌”据 《唐书·回鹘传》 云: “本种族名, 敕勒诸部之一, 一曰诃咥, 或曰��跌, 后以阿跌

  • 覓諾

    读音:Mìnuò【源】 西夏吐蕃有觅诺族,以族为氏(31)。

  • 張木

    读音:Zhāngmù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载佤支系,汉姓为张(166)。一作〔张牟〕(168)。

  • 土龍

    读音:Tǔl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。系出庖牺氏。”

  • 破六那

    读音:Pòliùnuò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那,当音nā,或音nuó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