悉諾
读音:Xī'nuò
【源】 唐时吐蕃酋长有悉诺氏,见《唐书·吐蕃传》(60,62,63)。
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唐书·吐蕃传》 注云: “吐蕃酋长有悉诺姓。”
唐代有悉诺律、悉诺勃海。
【源】 唐时吐蕃酋长有悉诺氏,见《唐书·吐蕃传》(60,62,63)。
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唐书·吐蕃传》 注云: “吐蕃酋长有悉诺姓。”
唐代有悉诺律、悉诺勃海。
读音:Bè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、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运城,湖
读音:Shǔ/Shuu【源】见《篇海类编》(86)。
读音:Wēngsèjīn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领催丰盛额之妻为翁色金氏(260)。
读音:Jíbié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lì sūn楚有利孙氏。(见《路史》)晋大夫孙食邑于利,因为利孙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晋大夫公子利孙,其后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yú【源】 愚公之后(6,10,63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会稽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广东顺德(363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渡口有分布。汉
读音:Nì/Ni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浙江开化有此姓(310)。
读音:yáng sūn与“杨孙”同。
读音:Hù【综】 或系护骨氏、护诺氏所改(62)。河南淮滨(286)、台湾桃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系护骨氏、护诺
读音:Tǔluó【综】 或作叱罗。北魏时改吐罗氏为罗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)。吐罗、叱罗实为一姓。但今出土之北魏关中碑文上确有吐罗氏(78)。【人】 吐罗协,北魏时南阳人(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