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ó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周时彤伯,盖系彤城氏之后,见《史记》(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成王支庶封于彤(故城在今陕西华县),后以国为氏,见《路史》(11,12,17,21,60)。【变】 ①周卿士彤伯之裔孙避仇改为彤氏(7,12,21)。②一作肜(17)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(91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湖北之武汉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出于彤伯。周同姓之国。为成王宗伯。”此以国为氏,系出姬姓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 注云: “周成王封支子于彤。后以为姓。”与郑樵所云不尽相同)。②或为彤城氏所改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史记·夏本纪·索隐》 注云: “周有彤伯,盖彤城氏之后。”或云: “彤伯为成王宗枝。”则此亦系出姬姓 (按: 司马迁 《史记·夏本纪》 载: “禹为姒姓,其后分封,用国为姓,故有夏后氏、有扈氏、有男氏、斟寻氏、彤城氏……”若此,则彤城氏本系出姒姓。或者夏、周之后皆有彤城氏?姑存疑)。

明代有彤浩,永乐中三水县教谕; 又有彤铠,南昌千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叱门

    读音:chì mén叱门氏,改为门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言者

    读音:yánzhě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言者龙移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èi现行较常见姓氏,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邑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芷江、广东之新会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彝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盧浦

    读音:Lúpǔ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春秋时齐国有卢浦就魁。” (按: 或作“卢蒲”,齐桓公之后,当系出姜姓。)

  • 瑚爾哈喇

    读音:Húěrhǎlǎ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伯都纳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都伯讷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Qú/Chy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系瞿氏、衢氏所改。今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下门

    读音:xià mén周景王大夫下门子之后,因以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晋有大夫下门聪。(见《世本》)

  • 奧丁

    读音:odīng【综】 彝族姓。阿硕、拉伙补则等家支均有此姓。属阿硕家支的又称〔果纳奥丁〕(375)。

  • 弗斯引

    读音:fú sī yǐn【源】 西秦乞伏部帅有弗斯引氏,见《西秦录》(60,62)。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西秦录》注云:“乞伏部帅有弗斯引氏。”乞伏部为鲜卑族之一支。《中

  • 读音:Rù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上海、辽宁之沈阳、山东之平度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甘肃之酒泉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安徽之泾县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