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咸
【源】 巫咸,商卿,其后以为氏(12,60)。张澍云:唐尧时已有巫咸,不自商始(60,62)。巫咸为尧臣,为尧之医(61)。【人】 巫咸祒,见《庄子》(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清张澍之论云: “唐尧时即有巫咸,不自商始。”②郑樵注云:“(巫咸),商卿也,其后氏焉。” 以名为氏。
【源】 巫咸,商卿,其后以为氏(12,60)。张澍云:唐尧时已有巫咸,不自商始(60,62)。巫咸为尧臣,为尧之医(61)。【人】 巫咸祒,见《庄子》(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清张澍之论云: “唐尧时即有巫咸,不自商始。”②郑樵注云:“(巫咸),商卿也,其后氏焉。” 以名为氏。
读音:sù【源】 ①汉时有治粟都尉,以官为氏(6,12,15,17,60)。②侗(113)、瑶(118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江陵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7%
读音:Májué【综】 彝族姓。丁惹、勒尔等家支均有麻觉氏(375)。
读音:Cuàn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ènà【综】清满洲镶蓝旗中有赫纳氏(259)。
读音:zǐ hán齐顷公子韩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
读音:qí【源】 ①出自尹氏.周宣王臣尹吉甫之子伯奇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,60)。一说,奇为周大夫采邑,以邑为氏,见《世本》(17)。②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奇之后(60,62)。③北魏时改蠕蠕
读音:Zhòu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昼(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北),后以昼为氏(6,7,9,12,17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
读音:Méngkù【综】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宋岳寨(158,160)。
读音:Nāhǎtǎ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光绪时福州将军穆图善,姓此氏。”
读音:bá yě gù与“拔曳固”同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拔也” 云:“回纥姓。一作拔野古,亦曰拔野固。”详见“拔也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