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è

【音】 射氏有Shè、Shí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射(Shí)姓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昭王时大夫观射父之后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②出自古司射官之后(60,62)。③汉末大鸿胪射咸,本姓谢名服,天子命将军出征,以姓谢名服不详,改为姓射名咸(6,7,21,60)。【望】 蜀郡(17)。【人】 射登,汉时蜀郡太守(21)。射子安,明时浦江人,弘治举人(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,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出自古司射官之后。”此当以官为氏。②郑樵注云: “出自晋大夫虢射之后。”虢射,晋献公时人,此当以名为氏,系出虢氏。③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源韵谱》 云: “出观射父之后。”射父为春秋时楚大夫,事昭王。此亦以名字为氏,系出观氏。③为谢姓所改。郑樵注引 《三辅决录》 云: “后汉末鸿胪谢服,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,改姓射名咸。咸子登、援……” (按: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 “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”注: “ 《三辅决录》 曰: 射援字文雄,扶风人也,其先本姓谢,与北地诸谢同族。始祖谢服为将军出征, 天子以 ‘谢服’ 非令名, 改为射, 子强氏。”与郑樵所引有别。)

一音yì,亦姓。

汉代有射暠; 隋代有射匮; 宋代有射纪,宝祐进士; 明代有射子安,弘治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⾻提

    读音:Gǔtí【综】 吐蕃一部落,以部为姓。一作〔乌骨提〕(212)。

  • 读音:zhì【源】 春秋时晋荀林父之弟荀首,别食于知邑,以邑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4)。【变】 一作智(21,60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、台湾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

  • 判闕

    读音:Pànquè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判阙·特勒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束吕糺

    读音:Shùlǚjiū【综】 元人姓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苏尔嘉〕(24)。【人】 重喜,束吕糺氏,从元世祖南征有功,拜昭勇大将军、婺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

  • 烏特金

    读音:Wūtèjīn俄罗斯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鸭”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阿日根扎

    读音:A-fúgānrìgēnzhā/Argamja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东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Shēn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据说祝融之后分为八姓,莘为其中之一。二是古有莘国,商汤就娶了有莘氏的女儿,其后代就以莘为姓氏。今山东、四川、安徽、浙江是莘氏族人主要的分布区域。莘姓历史人物

  • 即利

    读音:jí lì【源】 春秋时宋微子之裔有即利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人】 即利渠弥,春秋时宋戴公时大夫(6,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宋微子后有

  • 读音:Fē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苗栗、云林、台北、宜兰、新竹、南投(64,68,261)、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澄海,山西之大同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

  • 拔列

    读音:Báliè【综】 或由拔列兰氏省去兰字,改为拔列氏。后又有改姓梁氏者(17,27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姓。‘夷姓。《后魏·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