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Nìng

宁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谥号为氏,源自嬴姓。秦襄公曾孙谥宁公,后世子孙就以宁为姓。二是以邑名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周武王弟康叔的后代被分封于卫,建立卫国。至卫成公时,其子被封于宁邑(今河南修武),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,称宁氏,遂相沿至今。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清满族有宁佳氏、宁古塔氏,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,改单姓为宁氏。

宁氏发源于今河南。两汉时期,宁氏已分布于今河南、河北、陕西、山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,并进入安徽、四川等南方地区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宁姓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,故后世宁氏有以济南为郡望者,这一时期宁氏也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地者。明初,山西宁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北京等地。明中叶以后,有河北、京津等地宁姓迁徙至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,并有四川、广西之宁姓入迁云贵地区。张献忠屠川后,有湖南、湖北之宁姓填四川。清朝康乾年间以后,山东、河北、河南之宁姓闯关东进入辽宁、吉林等地,并有福建、广东沿海之宁氏入居台湾。山西之宁氏入迁内蒙古,陕西之宁氏进入甘肃。

宁姓历史人物有宁俞,即卫武子,卫国大臣,勤政爱民,忠心耿耿,卫文公有道之时,尽心辅佐,卫成公无道之日,却不避艰险,舍身济君,极受孔子赞誉。孔子称赞他“邦有道则智,邦无道则愚,其智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”。宁越,战国时人。初为农,因终年劳苦,问友人如何才能改变终日劳作的命运,朋友告诉他苦读30年可改变自己的命运,后来他发奋苦学15年,周威烈王以师事之。

宁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四十一位。


宁氏与秦同姓,秦襄公曾孙谥宁公,支庶因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宁氏,卫武公之后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注》)

▲<春秋齐>宁戚,上卿。<宋>宁涛,华阴人,画家。<明>宁坚,邵武人,凤阳府同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ǔ鲁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封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于鲁,后鲁国被楚国灭亡,子孙以国为氏。鲜卑族中也有以鲁为姓者。古鲁国,包括现在山东西南部及江苏沛县、安徽泗县一带。秦

  • 喀爾諾特

    读音:Kàěrnuò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喀喇沁、察哈尔等地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喀尔绰特氏、喀尔那特氏(359)、喀尔那忒氏,镶白旗蒙古闲散拉浑岱之妻为喀尔奴特氏,正

  • 立皮

    读音:Lìpí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。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Y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

  • 读音:Zú【源】 古代制石箭者以为姓(9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姓氏。古代制石箭者以为姓。”䃚, 当指石制箭头。

  • 赤河突

    读音:Chìhétū【综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姓(425)。

  • 读音:zhù铸国尧后。《左传》:臧宜叔娶于铸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  • 读音:Fù【综】 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有鲋里乙。鲋亦作付。据《荀子》载,管仲诛付里乙(11,17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未详其源

  • 读音:Xiè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大夫洩声子之后(60,62)。②春秋时郑公孙洩(即郑大夫洩驾)之后(7,11,17,60)。③春秋时陈大夫洩冶之后(11,17,60)。④鲜卑人姓(60)。【望】 苑邱(

  • 格魯

    读音:Gélǔ裕固族姓氏。或称“格鲁克”,本指喇嘛教之格鲁派,即黄教,以教派为姓氏。后或改单姓“葛”,盖取“格鲁”之首音谐“葛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