姡
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Kùkèxī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忽神”。
读音:Bào【综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和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台湾花莲有此姓(68,26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亦载,“元有报恩奴”,未详其他。
读音:Níléng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Páng【源】 ①尨与厖通(80,86)。有虞氏时高阳帝之子尨降,八才子之一。夏有穷氏国君后羿贤臣有尨圉(21)。②西城焉耆人姓,唐时称尨部(425)。【人】 尨安,晋时西域焉耆国王,见(晋书)
读音:bēi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(7)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【望】 安阳(17,60),安陵(418)。【布】 北京大兴有此姓。【人】 桮育,汉时安陵人(7,11,17,60)。罕见姓氏。
读音:wàn【源】①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蔓口,曰蔓侯,后有曼氏、蔓氏、鄤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斗成然食采于蔓;曰蔓成然,其后以邑为氏(6,7,9,11,15)。蔓,即鄤。鄤,古地名
读音:Shē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7)。【望】 巨鹿(17,418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; 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ūlìzī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哈拉名)。系出清满洲八旗姓倭勒(即倭哷)氏,又书作〔乌力斯〕、〔吴力斯〕,世居乌图兹河(即黑龙江),当以河名族,以族为姓。今汉姓为吴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或写
读音:Èl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周书》 收载,“北周有遏罗诃地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Yǒuyú【源】 舜之庶子之后有幕氏、有虞氏、臽氏等(19,21)。舜受尧禅,以其先国于虞(故城在今山东平陆),故称有虞氏,都蒲阪(故城在今山西永济)(87)。当以国为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