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uàng

【音】 壮、庄古时相通,故亦音Zhuāng(24)。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7,62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(373)、江西广丰(328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台湾台东、台中(64、68,261)、浙江萧山(209)、上虞(279)、福建(92)、北京、江苏常州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壮驰兹,春秋时晋大夫,吴人(15,17)。壮纯、清康熙辛丑进士(23,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景谷,新疆之布尔津,山东之平度,山西之临汾、长治、晋城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壮族、彝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续通志》称: “周壮驰兹,晋大夫,字典作 ‘侧羊’ 切,音‘莊’,古字与 ‘莊’ 通用。”

壮驰兹,《辞海》 作 “莊 (庄) 驰兹”,是 “”古音zhuāng,与 “莊 (庄)”通用,同源。今则读去声,遂与 “莊 (庄)”姓分族。

清代有壮纯,康熙辛丑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iàn下辩,地名,在武都,当以地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
  • 读音:Yì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周公次子仲桓之后(6,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2)。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四川成都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艺元,元时宝坻人,善雕塑

  • 察罕默爾奇

    读音:Cháhǎnmòěrqí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元睿宗庶子拨绰之妻即姓此氏。“以姓为氏”。

  • 同提

    读音:Tóngtí【源】 夷姓(17,62)。实乃西羌人姓,同提、同��、同蹄皆为铜鞮氏之后,以区别支庶,取同音字为氏(25)。【望】 渤海,见《集韵》(17)。罕见复姓。

  • 董閼

    读音:Dǒngyù【综】 战国时赵襄子臣有董阏安于(17,21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春秋时晋有赵襄子家臣

  • 读音:x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蒙城(17,418)。【布】 福建泰宁(295)、河南临颖(339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台湾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

  • 万忸于

    读音:Wànniǔy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当与“万纽于”同。《姓氏词典》有载,其注“万纽于”云: “又作万忸于。……东海于公裔孙随拓跋陵徙代,为万忸于氏。至北魏孝文,复为于。” 《郑通志

  • 读音:Gàn【音】 又音汗(Hàn)(17,91)。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【望】 大梁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干(11)。【人】 旰夷,战国时魏人,见《战国策》(11,17)。罕见姓

  • 勒第

    读音:Lèdì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勒第额宜图,清镶黄旗人,由前锋校从征湖广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

  • 读音:Chōu【源】 疑为廖姓之讹。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布尔津、湖南之新晃、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布尔津等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