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Dǔ

堵姓来源于封地。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,被封于堵邑,今河南方城一带,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“”为姓。

堵姓历史人物有堵简,元代诗人、画家。精通经史,工诗画,元末为江浙行省检校官。曾随庆童率兵收复松江,后兵败,为贼所擒,不屈而死。

堵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位。


【音】 堵氏有Dǔ,Zhě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堵(Zhě)姓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大夫泄伯(即泄寇)食采于堵(故城在今河南方城东6里),其后以邑为氏(7,1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),河东(418)。【布】 江西萍乡(371)、瑞金(231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湖南湘潭(373)、云南泸西(374)、台湾台北 、 嘉义、高雄、宜兰(64,68,261)、山东博平(231)、临沭、江苏武进(314)、南京、江阴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堵俞弥,春秋时郑大夫(11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浙江之嵊县,河南之义马、卢氏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姓苑》: ‘郑大夫泄伯采邑,后以为氏。’望出河南。”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亦云: “出自郑大夫,食邑于堵。因以为氏。堵俞弥、堵女父、堵狗,皆郑臣。”

一音zhě,亦为姓。

左传》 有堵寇、堵师叔; 元代有堵简,金坛人;明代有堵允锡,无锡人,长沙知府; 清代有堵廷棻,历城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āng【源】 或为邦姓所改(62)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无此字。

  • 雷子

    读音:Léiz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È【源】 ①即鄂氏,汉安平侯千秋,亦作谔千秋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西夏谔氏与卧氏、讹氏、额氏同宗(101)。【人】谔德中,夏时武节大夫(24,3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

  • 读音:Shào【源】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太公之后有绍氏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【望】太原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林县(343)、四川中江(3

  • 公賓

    读音:Gōngbīn【源】 春秋时鲁大夫公宾庚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1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公賔〕(9,62)。【人】 公宾就,东汉王莽时校尉,北海人,斩莽首传于宛(6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

  • 懸潘

    读音:Xuánpān【源】 悬潘,春秋时卫太史柳庄之食邑,因氏(7,12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县潘〕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悬潘,卫大夫柳

  • 羅古爾

    读音:Luóɡǔ’ěr【综】 土族姓。土语“罗古尔”义为菜籽。世居青海互助,汉姓为罗(195)。

  • 乞连

    读音:qǐ lián即出连氏。(见《西秦录》)

  • 持黎

    读音:Chílí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书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南朝宋有持黎跋摩”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郁闾

    读音:yù lǘ吴后有郁闾氏。(见《路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