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ālī【源】 ①西夏人姓(24)。疑系西夏党项族把利氏之异译。亦作〔把里〕(13)、〔芭里〕(13,57,240) 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、吉林正蓝旗、齐
读音:mǐ qín【源】 唐时党项族以姓别部,有米禽氏(7,11,17,60)。党项,羌人一支,南北朝时散处今青海东南部和四川松潘以西地带,唐时大部分党项人迁到甘肃、宁夏、陕北一带,北宋时建立以党项羌
读音:Chìlú【源】 高车12姓有叱卢氏(60,62)。叱卢(一作叱灵)、斯引、出连为西秦3部落(27,70,242),当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①亦即叱灵氏(60,62)。亦作〔胏渥〕(425)。②作〔
读音:Nísh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属·利稽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Cù【源】白狄,媨姓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白狄,古族名,一作白翟,春秋时狄之一部,原栖息于今陕西延安,山西介休一带,后徙河北,后并于秦。 【变】亦作〔〕(
读音:Wēi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内蒙古之乌海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qiú n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及《广韵》(11)。昌黎仇尼氏出自鲜卑人(60,242)。北燕时仇尼氏多为显官,见《后燕录》(6,7,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仇泥〕(17)。 【人】仇尼倪
读音:Léngbō珞巴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 有载,本为部落名,或以为姓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Jiàn【源】 周王子带食采于甘(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),号甘昭公,其后有鉴氏(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鑑(62)。【布】 山西阳城(309)、绛县(324)、山东利津(356)、新泰(
读音:Fēi【源】 系自偃姓。棐国,春秋时郑国之棐林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),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①以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