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iǎn

【源】 ①古帝太昊(即伏羲氏)取少典氏,其后袭封者,以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②司典籍者之子孙以为氏,如籍氏之类(60,62)。【望】 陈留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河南巩县(301)、四川富顺(395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姓。【人】 典韦,三国时陈留人,魏国校尉(21)。典英,明时宛平人,洪武中任陵川县知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据 《元和姓纂》及《路史》注云: “太昊娶少典氏,其后袭封者以为氏。” 望出陈留。②又注: “一云: 司典籍者之子孙以为氏,如籍氏之类。”

《魏志》 有校尉典韦,多力者,生满; 明代有典英,陵川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ān现行罕见姓氏。见诸报端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成纪

    读音:chéng jì居子成纪,以地为氏。(见《姓苑》)

  • 耶和

    读音:Yēh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读音:zhù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60)、《玉篇》(86)。【变】 一作〔〕(17,418)。【望】 清河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 “&

  • 读音:Zhì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 袟,乃 “帙”之异体,当与“帙” 同姓,或用以分族。)参见“帙”条。

  • 读音:céng【音】 又音层(Céng)(91)。【源】①系自姒姓。夏王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(故城在今山东苍山西北),春秋时灭于莒,其太子巫奔鲁,遂以国为氏(3,7,9,15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鄫(

  • 读音:Sōu【源】 尧时有掌廋大夫,以官命氏,见《元和姓纂》(60)。②周时有司廋廪之官(《周礼》夏官之属)(15,63),以官为氏,见《庚子山集》(60)。【望】 颍川、新野(60)。【布】 湖南湘

  • 读音:jūn【源】 ①相传为帝尧之师君畴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 ②汉时西域莎车国有君姓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君牙,周时大司徒(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

  • 曼邱

    读音:Màn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其地可能在今山东曹县。郑樵注云: “齐士曼邱不泽(按: ‘不泽’,《姓氏考略》 引作 ‘不择’); 汉韩信将曼

  • 伊祁

    读音:yī qí【源】 相传帝尧生于伊祁山(今河北完县西,祁水发源于此,亦称尧山),故以为姓,见《帝王世纪》(60)。一说,伊祁为古帝尧之号,因氏(7)。【变】 亦作〔伊祈〕(12,17)或伊耆(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