偰伯
读音:xiè bó
【综】 偰伯寮巡,元时山东单州守,见《单县志》(21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元有偰伯寮逊。单州守。”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偰伯寮巡,元时山东单州守,见《单县志》(21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元有偰伯寮逊。单州守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uǎiɡuǒ’ěr【源】 清时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下流赫哲族人姓(429)。
读音:yìn【源】 胤,夏时诸侯国,夏王仲康命胤侯掌六师。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【变】 庙讳中作〔〕(9)。避讳亦作〔〕(11,15,
读音:Sì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道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或改为俟氏,或改为畿氏。
读音:Dádáèr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“七十二种姓”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塔塔尔岱”。
读音:Pút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 “宋有蒲陁·汉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Zhōucháo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以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Àimàití现行维吾尔族姓氏。今北京、新疆之乌鲁木齐等地多有分布,常见於报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āng qiū与“桑丘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地名,“以地为氏”。郑樵注云: “《汉书》 (有)桑邱公,著书五篇; 《姓纂》 云: ‘今下邳有此姓。’”或作“
读音:Sī【综】 上林中磃氏馆,见《前汉书·郊祀志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汉宫苑有磃氏馆,或以为氏; 又,疑后世以其有“磃氏”字样,遂将宫名误
读音:Xī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唐书》收载,“唐有馨孽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