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几
读音:hóu jǐ
后魏有侯几氏,以部落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后魏有侯几氏,以部落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Shīlǐ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失里·忙伽罗;元有失里·门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Wū/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Jìsuí【源】 周时八士之一季随之后,以名为氏(4,6,9,12,17)。【人】 季随逢,春秋时宋人(6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周八
读音:Yǒué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姓觿》注云: “以国为氏。‘帝喾次妃之宗国,后因氏’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Fùchē【综】 明时女真人姓。其先在金、元时称蒲察氏,至清时又改译为富察氏(100)。
读音:dà lín高阳才子有大临,见《左传》,后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Dè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清流有分布。此姓系清流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Bāhàn【综】 苗族姓。贵州东南部有此姓(402)。
读音:dōng yě周公之后、伯禽之少子名鱼,食采于东野,因以为氏。(见《东野志》)鲁城南之东,檀山之阳,有东野田一成,鲁公赐第三子鱼以自养,因田为氏,始以东野为姓焉。(见《山东通志》)▲〈战国〉东野
读音:Bēngní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