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Qiú

仇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源出九吾氏。夏朝,九吾氏为诸侯,商代立国号“”,商朝末年,纣王杀九侯,其族人迁徙各地,后人有加人字旁改为仇姓。二是仇牧之后。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,为被杀的宋缗公报仇而讨伐宋万,为宋万摔死,仇牧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仇为姓。三是出自侯姓所改。北魏时,有中山人侯洛齐,本为侯姓,后为仇氏养子,故改仇姓,其后渐成望族,成为中原仇姓一支。

仇姓发源于河南。仇牧被认为是后世仇姓的始祖,仇牧是当时的南阳人,此支仇氏望出南阳郡(今河南南阳一带)。古代北魏仇姓人以河南为中心,逐渐繁衍到全国各地。北魏改为仇氏的仇洛齐,后因功拜官,其家族发展为望族,成为中原仇姓一支,此支仇姓望族居平阳郡(今山西临汾西南)。

仇姓历史人物有仇牧,春秋时宋泯公的大夫,被称为后世仇氏始祖。宋万欲杀宋泯公,仇牧前往救主,不敌宋万遇害。后仇牧成为恪守忠义的楷模。仇英,明代著名画家。他与唐寅、文征明、沈周并称为“明四家”,善于临摹宋、元名笔。其画中的人物、鸟兽、山水、楼观、旗辇、车容,秀雅鲜丽。笔下的仕女,栩栩如生,被时人誉为明时工笔之杰。仇兆鳌,清代名士。他花费二十余年时间编著而成《杜诗详注》。该书旁征博引,集前人注杜之大成,是一部具有集注集评性质的鸿篇巨制。

仇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四十二位。


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大夫仇牧之后(6,7,12,17)。 ②北魏时仇洛齐本姓侯,改姓仇,见《魏书》(60,62)。 ③后秦时��川氐族有仇氏(7,242)。 ④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 【变】春秋时宋人仇牧之后避难,改仇为裘氏、求氏等(69)。【望】南阳(17,418),陈留、辽西(7,21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尤以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省多此姓,三省仇姓约占全国汉族仇姓人口63%。【人】仇液,战国时赵武灵王之臣,使韩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阜平,河南之卢氏,山东之平度,甘肃之酒泉,湖北之洪湖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新会,贵州之普安,云南之邱北、马关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仇,音qiú; 又为 “”之异体字而音chóu,一字二音且为二姓。“” 之chóu姓,当是由 “” 姓变化而来。与“”之qiú姓不同源。参见“” (qiú)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孔文

    读音:Kǒngwé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古扎

    读音:Gǔzhā现行藏族姓氏。今四川道孚有分布。本为房名,以房名代姓。此姓由道孚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yà周公族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圖卜蘇

    读音:Túbǔsū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金史·本纪》云: “特们群牧,图卜苏德寿。”此“以姓为氏”。或作“图布苏”。至清融为满族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,世居叶赫地

  • 阿魯渾

    读音:Ālǔhú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似系阿儿浑氏之异译。普剌,阿鲁浑氏,元至正中为濬州达鲁花赤(399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元史》收载,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有阿鲁浑·萨理。”(按:阿《姓氏词

  • 术虎

    读音:zhú hǔ术虎曰董。(见《金史·国语解》)▲<金>术虎高琪,猛安人,平章政事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金代有术虎筠寿,贞祐间为器物局直长。《金史》有传。此姓当为女真族

  • 褚师

    读音:chǔ shī春秋宋、卫、郑皆有褚师之官,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褚师,宋共工子,子石为褚师,因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Zhuà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注称: “五代时有拽里敦、拽刺;宋有拽臼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邁布

    读音:Màibū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
  • 公綦

    读音:gōng qí【综】 汉灵帝时有乌桓校尉公綦稠,于汉中平四年为渔阳人张纯、张举等反叛时所杀,见《后汉书》(7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后汉有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