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Xiàngwè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五代史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称: “五代时有相温于越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àlì《姓氏词典》引王述民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à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谱》 注云:“以器具为姓氏。钑,古代一种兵器,即短小的矛,也用为家具。”
读音:Guà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人】 雚璿,唐时人,曾任中书舍人(21)。雚永均,明洪熙年间任光禄大夫(24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云:“以草名为姓
读音:Bùzhúlǔ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或作 “孛术鲁”、“不术虎”、“博术鲁”等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。
读音:yōng qiū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夏禹之裔东楼公之后有雍丘氏(17,60)。雍丘,春秋时在宋、郑之间。周封夏禹之后东楼公于杞,杞都雍丘(故城在今河南杞县),故后世谓雍丘为杞县。以所居为氏(7,1
读音:Zhāngjiǎn【综】 由张、简两单姓所合成,原籍福建南靖、江西清江、台湾高雄等地(236)。今台湾多此姓(64,68,261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 收载,其据报纸报道注云: “当代璧联姓,
读音:Hānglì【源】 元时色目人三十一氏中有夯力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哈哩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
读音:Guāngnèn现行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。此姓系西盟县公安局提供。原有“别姓收养的孩子”之意; 或从汉姓“陈”。
读音:zǐ xià【源】 系自妫姓,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少西,字子夏,其后有子夏氏(6,12,15,17)。一说,系陈公子胜之后(17)。【它】 邓名世按:在《左传》中,此即夏氏。春秋以来,未曾有子夏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