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齐论语

齐论语

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是书凡六十四条,按今之论语篇次分配。今之论语,为汉安昌侯张禹所定。其作《论语说》二十一篇,用古论篇次,是兼采三家而以鲁为主。《经典释文》引《新论》,云古论与齐、鲁文不同有四百余字,郑校周本,以齐古正读。今以释文及旧写郑注残卷校之,都以古校鲁,而以古为中心。辑本取材有四:一治齐学者如董仲舒、王吉等所引《论语》之文。二据《经典释文》所引与鲁不同而不言从古者。三据《经典释文》所引郑本与今本不同者。四据各书所引论语逸文。皆以为齐论。齐、鲁二论,本多差异,辑本以为其差异大都在于字形或字音相近之字,或由于虚字之增减。而书籍传抄日久之故。是书有功于论语之处不少。该书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子钞释

    三卷。明吕楠(见《泾野子内篇》)撰。北宋五子(周敦颐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、邵雍)中惟周敦颐的著作最少,而宋明两代研究周子学术思想的著作最多。对“无极、太极之说”、“太极图说”、“通书表里之说”等争论数百

  • 楼溪集

    三十六卷。明崔廷槐(约1526年前后在世)撰。廷槐字公祧。山东平度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五年(1526)进士,授户部主事,历郎中,出为四川佥事。据考,廷槐为官期间,所到之处,以兴文教、敦气节为目标,鼎力

  • 西药略释

    四卷。美国嘉约翰(详见《医理略述》)、沈阳孔庆高(生卒年不详)同译。初刊于光绪元年(1875),光绪十二年(1887)重刊。卷首有总论,卷一为泻药论,卷二为吐药论、利小便论、发表论、化痰论、杀虫论,卷

  • 左传古义凡例

    一卷。清廖平(详见《左氏春秋杜注集解辨正》)撰。此书成于他主张今古学之时。他对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二传进行了考证,又想作《左传》注解,以自成一家。他认为公羊、穀梁二传属于今学,《左传》属于古学;公羊、穀梁

  • 思旧录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黄宗羲(详见《宋元学案》)撰。该书为宗羲追记友朋遗事,皆杂录当时见闻。现存《梨洲遗书》本、《昭代丛书》本。

  • 宋书

    一百卷。梁沈约(411-513)撰。沈约,字休文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武康镇)人,史学家、文学家。沈约靠母亲抚养成人,历任宋、齐、梁三朝显宦,“该悉旧章,博物洽闻”(《梁书·沈约传》)。宋时为尚书度支

  • 史要编

    十卷。明梁梦龙编撰。梁梦龙(1527-1602年),字乾吉,号鸣泉,真定(今属河北省正定县)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进士,由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,进右都御史,加太子太保。著有《海运新考》等书。所撰
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

    三卷。唐代释慧净(生卒年不详)撰。慧净,俗姓房,常山真定(今河北省)人。家世儒宗,隋朝国子博士房徽远之子。十四岁入纪国寺出家为僧。慧净聪颖好学,志业宏远,受业念常高僧,学深智广,见闻惊异。因受季绪学士

  • 王仁安集

    三种,三十二卷;附二种,九卷。清末民国初王守恂(详见《杭州所著书三种》)撰。三种为其诗文集:《仁安诗稿》二十一卷《词稿》二卷、《仁安文稿》四卷《文乙稿》一卷、《仁安笔记》四卷。附《杭州杂著》(包括《仁

  • 影宋绍熙本穀梁传

    十二卷。晋范宁撰。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》传至两宋之时,逐渐稀少,除注疏本外,单刻本不多见。此本原为宋绍熙年间(1190-1194)余仁仲万卷堂刻本,有很高的价值。其书共分十二卷,按春秋十二公,每公为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