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黔江县志

黔江县志

五卷首一卷,清张九章修,陈藩垣、陶祖谦等纂。张九章,山西平定人,进士,曾任黔江县知县。黔江县志清初始于柴、孙待桂、郑愈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王尔鉴续修之,嘉庆十七年(1812)邑人李祖培再修。其后县令张绍龄、张锐堂又先后两续,兹编则又续张锐堂志而作。张九章初以旧志体裁略备,考据欠精,为志补若干篇。旋又自嫌其简陋,复刊落前志,重新编辑而成此书。《黔江县志》光绪二十年(1894)刻本,共五卷首一卷,卷首为序、原序、目录、凡例、重修县志职名、前志原修职名、图考。正文分为:卷一,天文志,星野属之;地舆志,沿革、疆域、山川、形势、古迹、金石属之。卷二,规建志,城池、公署、祠祀、寺观、街市、里党、关隘、驿铺、津梁、堤堰、坊表、碑碣属之。卷三,食货志,田赋、户口、领支、杂税、仓储、蠲赈、物产属之;学校志,学制、考棚、书院、宾兴、卷价、义学属之;武备志,兵制、团练、武事属之。卷四,职官志,文职、武职属之;选举志,科目、军功、杂职、赠荫属之;人物志,名贤、孝友、忠节、行谊、文学、耆寿、流寓、仙释、列女属之。卷五,艺文志,易注、文、诗属之;风俗志,习俗、月令、通礼属之;祥异志。此志体例欠妥处甚多,如艺文既已别列一门,而又有众多诗文散见于各门。综观全书,考证亦多疏略,其所著《唐钟辨》一篇,空泛而无内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左传分类赋

    四卷。清夏大观撰,夏大鼎注。大观、大鼎都是湘潭(今属湖南省)人。大观曾将《左传》中的事类撰成对偶,按韵作赋,便于读者诵记。大鼎则在每一事类之下,详加笺注。该书有清咸丰元年(1851)海清楼刻本。

  • 学古编

    一卷。元吾丘衍(生平详见《周秦刻石释音》)撰。此书为篆刻印章技法之书。首列三十五举,详论书体正变及篆写摹刻之法,次为合用文籍品目,一是小篆品,二是钟鼎品,三是古文品,四是碑刻品,五是器品,六是辨谬品,

  • 冲虚真经

    见《列子》。

  • 小学搜逸

    不分卷。近代龙璋(1854-1918)撰。龙璋字研仙,号甓勤,晚号潜叟,攸县(今属湖南)人。是编为辑录已经亡佚的文字、音韵、训诂著作的汇编。辑录小学佚书的工作始于清代学者任大椿和孙星衍。任大椿有《字林

  • 东平州志

    ①八卷。清张聪、张承赐修,单民功纂。张聪,汉军正黄旗人,荫生,康熙十九年(1680)任东平知州。张承赐,康熙年间任东平州知州,张聪之宗兄。张聪宰东平州后,以东平郡乃古齐鲁之交,遗风故俗,为遐迩所重,搜

  • 孝史类编

    十卷。清黄齐贤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齐贤字敬思,嘉兴(今浙江省)人。《孝史类编》是黄齐贤的一部杂纂之作。此书前部分列孝经,次述历代帝王孝行,再次述历代孝子,各以事迹相似者归为一类记述,共二十二门,以孝为

  • 读公孙龙子札记

    一卷。清陶鸿庆(1859-1918)撰。此为鸿庆《读诸子札记》之第十五种。鸿庆撰写此书,驳正了俞樾的一些错误,颇有见地。其解释句意,亦可供人们参考。但是,该书也有不足之处。鸿庆对原书改正之处,殊难尽允

  • 张果阴符经注

    见《黄帝阴符经注》。

  • 檗坞诗存

    十二卷。《和陶诗》一卷。王以慜(约1892年前后在世)撰。以慜,湖南武陵人,字梦湘,又号古伤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进士。累官至江西知府,卒于民初,生年不详。王氏早岁客齐鲁,多缘情绮丽之作,中年以后

  • 雁荡山樵诗集

    十五卷。明章玄应(约1475年前后在世)撰。玄应,字顺德,东瓯乐清(今浙江乐清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恭毅公章纶长子。成化十一年(1475)进士。任南京礼、工二科给事中,累官至广东布政使。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