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香乘

香乘

二十八卷。明周嘉胄撰。周嘉胄,字江左,扬州(今江苏扬州市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香乘》。是书初成于万历戊午(1618)年间,当时全书只有十三卷,书前有李维祯序言一篇。后来,作者认为是书简略,疏漏较多,广泛搜集香之名品、典故及鉴赏之法,旁征博引,一一具言始末,积二十余年之力,编成此书,于崇祯辛巳(1641)年间刊出。作者自为前后二序。是书卷一至卷五,载香品一百八十多种,总述香品的产地及历史。分述各种香品的产地、特点、优劣、用途等。卷六,载佛藏诸香,记象藏香以下四十三品之多,主要叙述各香品的功用。卷七,载宫掖诸香,记熏香以下四十六种之多,皆春秋、战国以来历代王朝宫庭所用之香。卷八,载香异,主要记述沉榆香以下近五十种香品之特异品质。卷九至卷十,载香品,主要记述天文香类五品;地理香类二十品;草木香类四十多品;鸟兽香类近二十品;宫室香类近三十品;身体香类近十品;饮食香类二十多品;器具香类三十多品。卷十一至卷十二为香事别录,记述香尉以下之事一百五十多件。卷十三为香绪余,记香字义以下三十类之多。卷十四至卷十七,载法和众妙香,记述建宁宫中香以下一百六十多种。卷十八为凝合花香,记述梅花香以下七十多种香品的制法。卷十九载熏佩之香、涂傅之香,记述笃香、傅身香粉以下六十多品。卷二十为香属,分香饼、香煤、香灰、香珠、香药、香茶六类。卷二十至卷二十二,载印篆诸香,分印香方、印香图两类。印香方,主要记述定州公库印香以下近二十种。印香图,有二十一图,均有文字说明。卷二十三为晦斋香谱,前有序,后列香品近三十种。卷二十四为墨蛾小录香谱,记述四叶饼子香以下三十多种香品。卷二十五为猎香新谱,记述宣庙御衣攒香以下近五十种。卷二十六为香炉类,主要记述香炉及与香炉有关之事近四十件。卷二十七为香诗汇,主要记载历代诗人、词家诗词近四十首。卷二十八为香文汇,记载历代名人关于香之文章二十多篇。是书采集十分繁富,编次条理分明,历代谈香事之书,没有此书更完备的了。现存崇祯辛巳周氏刊本、康熙元年刊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本义辩正

    五卷。清惠栋(生平事迹见《周易述》条)撰。朱子作《周易本义》,依吕祖谦所定之古本。至明代作《周易大全》时,却取朱子卷次割裂附于程传,坊间受此影响,遂以程传为朱义之次第。惠氏故著此书以更正之。并采吕祖谦

  • 香雪亭新编耆英会记

    二卷。清乔莱(1642-1694)撰。乔莱,一名君莱,字子静,号石林,别号画川逸叟,江苏宝应人。康熙进士。官至翰林院侍读。罢归后,治废园曰纵棹园,读《易》其中。著有《易俟》、《使粤》等书。《耆英会记》

  • 周官识小

    一卷。清沈豫(约1778-1848)撰。沈豫字小敷,号补堂,浙江萧山人。此书为沈氏读《周官》之札记,或申发《周官》之义,或详其故训,大多系抄录他书,无甚新意。不过有时也从经文引发开去,议论政事得失。有

  • 四六谈麈

    一卷。宋谢伋(生卒年均不详)撰。谢伋字景思,上蔡(今属河南)人。官至太常少卿。著有《药寮丛稿》、《四六谈塵》。此集为专论骈体文的理论著作。所谓“四六”即指骈体文。谢伋指出“四六之工,在于剪裁”。又说:

  • 汾上续谈

    一卷。明朱孟震(详见《河上楮谈》条)撰。此书体例与《河上楮谈》相同,而所记多琐事,其中“安南国试录”叙述颇详,足资考证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有明万历间刊本,共一册,书首有万历十年(1582年)朱孟震自序,

  • 荆门耆旧纪略

    三卷,《列女纪略》一卷,并清胡作柄撰。胡作柄,荆门(今属湖北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荆门旧有志,明末散佚。胡作柄乃搜集旧闻,于康熙五十七年(1718)至五十八(1719)年之间首先编成《荆门耆旧纪略》

  • 洪范统一

    一卷。宋赵善湘(生卒年不详)撰。善湘字清臣,濮安懿王五世孙。南宋经学家。官至资政殿大学士,封文水郡公,赠少师。绍定中,李全进犯淮东,善湘以江淮制置使讨之,屡建战功,《宋史》有传。所著除《洪范统一》之外

  • 易断辞

    一卷。清端木国瑚撰。该书为作者继《周易指》之后,援引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“断辞”之说所作的一部阐发周易要旨之作。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:(一)论三易本原;(二)论卦象之辞凡八事;(三)论乾之天体,坤之地势;

  • 火器图

    一卷。明顾斌撰。顾斌字质夫,晋江(今属福建泉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三十七年(1609)举人,官广东信宜县知县,调蜀府左长史。此书所言为军中火攻之具,其制甚详。《四库提要》谓“大抵斌以意造之”。又云如

  • 篁墩集

    九十三卷。明程敏政(1445一约1499)撰。程敏政字克勤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十岁时以神童荐,英宗召试,即日赋圣节及瑞雪诗,并经义各一篇,援笔立就,文采粲然,奉诏读书于翰林院。成化二年(1466)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