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

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

一卷。清不著撰人名氏,排印本旧题信天翁撰。信天翁真实姓名未详。《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》记顺治十四年(1657)顺天乡试科场舞弊大狱。清初科场仍沿明季积习,贿赂关节,恬不为怪。是年乡试,考生两千余人,中试额名止限二百零六人,分校五经房各考官等十四人竞相嘱托纳贿,且彼此互通声气,又有座主、门生、转荐、独荐等情事,仅大理寺评事李振在外所通关节者即二十五人。考生张汉、蒋文卓揭露,刑科给事中任克溥具疏弹劾科场大弊,顺治遂传旨,将有名人犯一网打尽。此案考官张我朴、李振、蔡元曦等即骈首就刑,父母兄弟妻子流徒尚阳堡,家产没官。又审出舞弊行贿之考官考生多人,一并治罪。《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》首节叙此案概况,次节详述李振与张汉串通,贿赂关节,及案发经过。三节叙述此案处理结果。书前有信天翁书《题丁酉大狱记》及佚名序,后附《大狱纪略缀余》,记事件尾声。《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》揭露封建官场、科场鬼蜮污秽情形,历历如绘。明清士子结社拜门,则可平步青云,清代力禁士人结社拜门而不止,故科场舞弊,互通关节,屡屡不绝,士风士气,荡扫无遗。《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》有《痛史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潘刻三种

    七卷。清潘衍桐(详见《尔雅正郭》)撰。三种为《尔雅正郭》三卷、《论语训诂考》二卷、《缉雅堂诗词》二卷。前两种经学著作均为潘氏于光绪年间视学两浙,在诂经精舍讲学之作。《尔雅正郭》,本书有专条介绍,可参阅

  • 莝录

    三卷。著者生卒年仕履均不详。《莝录》是一部杂品之作,此书卷首抄自袁陶斋的著书,但不知陶斋是何人,也无从考据。全书所载十一类,包括文房通用到养育禽兽,每类都记载其篇名,又参与著者一些新的看法。书中内容繁

  • 诗问略

    一卷。明陈子龙撰。子龙(1608-1647)字人中,又字卧子,号大樽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崇祯进士,选绍兴(今浙江绍兴)推官。以功擢兵科给事中。时京师为李自成攻破,乃事福王于南京。后知时事不可为,乞

  • 春秋左传要义

    三十一卷。宋魏了翁(详见《周易要义》)撰。此书亦其所辑《九经要义》之一。其体例亦同于诸经要义,乃节录先儒注疏之文,每条之前,各为标题,而系以先后序第。魏了翁《李明复春秋集义序》云:“余尝览诸儒之传,至

  • 嘉定县乙酉纪事

    一卷。明朱子素(详见《东塘日札》)撰。《嘉定县乙酉纪事》为《嘉定屠城纪略》之再改本,《东塘日札》之别本,所记与《嘉定屠城纪略》基本相同,或有参差讹脱。卷首第一节记南都覆没,于迎降不言钱谦益,且不言钱谦

  • 漳州府志

    三十四卷首,一卷,清魏荔彤修,蔡世远等纂。魏荔彤,字念庭,柏乡人,康熙四十九年(1710)任漳州府知府。蔡世远,漳浦人,翰林院庶吉士。按漳州有志,始于宋淳熙五年。宋嘉定六年、淳祐三年、明正德七年、嘉靖

  • 心庵词存

    四卷。清何兆瀛(1809-1890)撰。兆瀛字通甫,号青耜,江宁(今属江苏)人。道光举人,官至两广盐运使。博闻多识,尤娴习朝章国故,以文章诗酒自娱。著作有《老学后庵文集》、《心庵诗存》等。《心庵词存》

  • 海岳名言

    一卷。宋米芾撰。米芾生平见《画史》。世传米芾天资高迈,处世潇洒,不与世俯仰,落拓难羁,是书正体现作者之清高孤傲,不从流俗之品质。是书述论书法、点评书家,而于古今书家皆多讥贬。米氏开篇即对历代论书之“征

  • 通语

    一卷。吴殷基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殷基字德嗣,云阳(今陕西淳化县)人。《吴志·顾邵传注》云:“殷礼子基作《通语》曰:‘礼字德嗣,云云。’”又引文士传曰:“礼子基以才学知名,著《通语》数十篇。”

  • 十三经独断

    一卷。清赵曾望(?-1874)撰。曾望字绍庭,江苏丹徒(今江苏省镇江市)人。篇首有自序,举著书大旨:一有洗伐无穿凿,二有援引无挦扯,三有箴规无毁谤,四有疆界无门衣。书中自创新解,说多可喜。如《论语·子